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科研、教學和推廣單位專家分析預測,2011年全國水稻重大病蟲害呈嚴重發生態勢,程度重于2010年,預計發生面積13.9億畝次,同比增加5%。其中,蟲害發生9.9億畝次,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偏重至大發生;病害發生4.0億畝次,紋枯病呈偏重至大發生態勢,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有潛在流行的威脅。
一、發生趨勢
(一)水稻蟲害
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二化螟為主。其中,稻飛虱在華南、江南、西南、長江流域、江淮稻區偏重至大發生,發生面積4.2億畝次;稻縱卷葉螟在華南、江南、西南東部、長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區偏重至大發生,發生面積3.3億畝次;二化螟在長江中游、江南、西南中北部和東北部分稻區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1億畝次;三化螟在華南和江南局部稻區中等發生,發生面積3000萬畝次。
(二)水稻病害
以紋枯病、稻瘟病和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為主。其中,紋枯病在全國大部稻區偏重至大發生,發生面積2.9億畝;稻瘟病在全國大部稻區中等發生,西南、東北、江南部分稻區感病品種偏重或以上程度發生,發生面積8000萬畝次;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華南、江南稻區嚴重發生,西南、長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區發生區域進一步擴大,發生面積達3000萬畝以上;如遇適宜氣候條件,稻曲病在部分稻區呈加重發生態勢。
二、預測依據
(一)病蟲基數較高
二化螟冬前基數總體偏高,東北稻區畝蟲量一般5000-9000頭,比去年增加15%-25%;江南和長江中游畝蟲量一般4000-8000頭,接近去年;長江中下游、西南中北部略低于去年,畝蟲量一般800-1600頭。三化螟冬前畝蟲量除華南東部外,大部不超過500頭,接近去年。另外,大部稻區稻瘟病和稻紋枯病田間菌源廣泛存在。
(二)水稻品種和栽培條件適宜
我國大部稻區水稻主栽品種以粗稈、大穗型為主,穗期生長階段長,田間郁蔽,田間生境有利于病蟲發生流行;大部主栽品種普遍抗性不高,對病蟲流行危害有利。同時華南、江南、長江中游稻區單、雙季稻混栽面積大,栽插期、生育期不一,橋梁田多,有利于“兩遷”害蟲遷移、傳毒、危害和螟蟲輾轉危害。
(三)氣象條件總體有利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10年冬季我國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冷暖變化幅度較大,可能對螟蟲越冬造成影響,但2011年春季大部地區氣溫總體較常年同期偏高,東北西部、江淮、江漢、江南、華南中東部、西南地區東部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為螟蟲存活、孵化提供有利條件。2011年夏季主要多雨區位于華南至江南南部、長江中下游至黃河下游地區,這對該地區“兩遷”害蟲的遷移、降落有利。另據氣象專家分析,與上年相比,2011年登陸我國的臺風時間早、次數多,對“兩遷”害蟲遷入、細菌性病害流行有利。
(四)近年重大病蟲總體處于頻發、重發態勢
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2005年以來連年重發,年均發生面積分別超過3.5億、3億和2.5億畝;二化螟發生總體減輕,但很多稻區每年的越冬蟲量超過偏重發生指標,一代在東北、長江上中游和江南等稻區的重發幾率較高;稻瘟病發生相對平穩,但主要稻區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低抗或不抗品種,遇有水稻生育期和氣候條件適宜,局部流行的現象時有發生;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近兩年加重態勢明顯,2010年發生面積同比增加2.5倍以上。在耕作制度、水稻品種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如氣候條件無明顯不利影響,水稻重大病蟲重發態勢仍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