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肥價高企背景下的尿素大舉出口已引起高層和業內關注,政策調控壓力日益加大。同時全球多國尿素擴能、過剩警鐘已響。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尿素出口前景并不樂觀。
最近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9月份,國內尿素出口接近370萬噸,已超過2009年全年尿素出口量。與之對照的是,國內尿素產量連續3個月負增長,1~9 月份尿素產量同比下降6.43%。企業開工率低與出口數量激增累加,推高了國內市場化肥價格。目前,尿素主流出廠報價已在1950元/噸的高位。
近年來,國內尿素企業將出口作為緩解國內供求壓力的重要途徑,出口數量遞增。數據顯示,2008年累計出口約436萬噸;2009年,雖遇全球金融危機,仍然創下出口約338萬噸的較高水平;今年到年底尚剩2個月的淡季窗口期,有專家預測全年出口或將逾500萬噸。
尿素出口高峰的到來,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根據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細則,從10月16日起,尿素出口執行淡季低關稅稅率;二是受全球經濟回升和農產品價格上漲推動,國際化肥市場需求回暖。但結合公開的資料分析,未來一段時間,過剩的國內尿素產能依靠出口獲取生存空間的努力將愈發艱難。
目前,國內尿素出口目的國主要為美國、巴西、印度等。但根據公開報道,最近幾年,除美國外,其余多數國家都加快了產能自我擴充計劃。據悉,通過新建和改造項目,印度將在現有2200萬噸的基礎上新增600萬噸尿素產能,未來短期內印度尿素自給率將大大提高,并有可能成為出口國。全球最大的化肥進口國巴西,今年初也曾宣布啟動一項尿素項目。此外埃及、卡塔爾等國,依托其天然氣資源優勢,未來二三年內,也將有巨量尿素產能釋放,將成為世界尿素貿易市場中的重要一極。
與此相應,國際肥料工業協會今年發布報告認為,未來幾年尿素產能將總體過剩。報告稱, 2010年尿素將過剩500萬噸,2013年將過剩900萬噸,2014年過剩量將達到1900萬噸。
業內人士認為,全球市場過剩必將擠壓中國尿素國際貿易份額和利潤空間。同時,作為資源性產品,化肥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須立足于為國內農業服務,當出口導致國內化肥價格大幅上升時,政府又將收緊關稅之韁,也會給國內企業套上“緊箍咒”。
在實際操作層面,不難看到近年出口政策的日益從緊——從2004年首次暫停對尿素出口退稅,到如今實行淡旺季差別稅率政策止,期間部分化肥的最高關稅曾高達175%。目前有關部門關稅政策運用日漸嫻熟,一旦肥價高揚影響農業用肥,政策會隨時收緊。內外交困中的我國尿素產業必須迅即尋求轉型。(吳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