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肥是非常重要的農用化肥。中國的鉀肥進口依賴比例較大,而加拿大也是全球主要的鉀肥供應來源地。如果在全球主要供應方層面確實達成收購合并,那么可能間接會對中國市場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對于中國的鉀肥市場供需和價格情勢,當前影響最大的因素并不在國際供應層面。國內鉀肥進口機制和進口資源壟斷,才是造成中國鉀肥供求表面緊張、市場價格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全球的鉀肥供應相對需求,一直是供大于求的。金融危機后,境外主要的鉀肥供應商限制產量后,才緩解了價格的一路下滑。但是在金融危機前,鉀肥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價就曾出現了天價現象,并且大大高于進口價格上漲的幅度。這讓眾多農民被迫為鉀肥支付了很高的成本,幾乎接近(除土地外)種糧總成本的一半之多。鉀肥價格在中國國內的急劇上漲,也導致全球不少分析家們高估了中國的鉀肥需求情況和真實可承受價格。
中國的鉀肥進口體制和市場價格矛盾,與鐵礦石進口和市場價格機制有點相似。表層的價格現象往往并不是真相的全部。在鉀肥領域,掌握壟斷進口權和進口資源的大型進出口貿易企業,以國家代表身份談判進口價格,掌握大部分進口額度,然后在國內市場倒賣,大幅提高價格賣給鉀肥和綜合肥生產企業。鉀肥進口價和國內市場銷售價之間,形成了巨大利潤空間,同時也夸大了需求緊張度。比較而言,鉀肥和鐵礦石的待解問題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是同樣都需要相關部門有所作為,解決進出口壟斷權和體制性的資源壟斷問題。
在今年國內通脹和糧價已經表現出持續上漲壓力的當前,考慮到鉀肥在農業生產成本中的占比,有關部門有必要針對包括鉀肥在內的農資價格體制問題上,及早作為,防止出現2008年的市場極端價格情況。公共政策作為的關鍵,首先應該立足國內體制改良,理順國內市場的進口機制,打破壟斷,協調進口價格和國內終端市場價格。如果不去真正改良資源性進口壟斷這一體制弊病,不去還原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的價格機制,僅以進口補貼政策,或者口頭上取消進口審批等等來應對,那么不但不能夠解決既有的市場供需和價格矛盾,還會因為新增的行政權力而增加腐敗的空間。
對于糧價的上升勢頭,應該明確其上漲趨勢的合理性。政策決策部門在宏觀調控中,如果要追求穩定糧價的目標,就應該從化解糧價上漲的動因和降低種植成本入手。除了土地的相對成本外,化肥可以說是目前農民糧食種植中,占比最大的成本項目。鉀肥又是各種化肥中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但鉀肥的價格機制沒有理順,其對糧食成本上漲的助推力不宜輕視。如果政府能夠重新重視進口壟斷體制的問題,盡早讓公共政策對鉀肥進口有所作為,將能緩解接下來的糧價上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