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北京召開的甲醇反傾銷工作會議暨甲醇市場分析會上,國內主要甲醇生產企業代表就商務部延長甲醇反傾銷調查期限進行了商議,并達成一致,準備聯合向國家有關部門呼吁對甲醇反傾銷案作出肯定性裁決,為國內甲醇企業爭取公平的市場環境。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介紹的最新情況,受國外大量低價進口甲醇的嚴重沖擊,加之國內甲醇產業自身存在的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以及受天然氣價格上調等影響,目前全國甲醇產能發揮僅54.8%,企業虧損面達67.7%。
平煤藍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儒說,大量低價甲醇進口導致國內市場價格低位徘徊,甲醇只賣出了礦泉水價,其價值與價格嚴重背離。公司下屬中原甲醇廠2005年11月建成投產時,是依托西氣東輸豫南支線工程興建的國內首套天然氣制甲醇裝置。但2009年下半年開始,煤、運、電、天然氣價格相繼上調,使企業無法再抵擋低價進口甲醇的沖擊。今年6月初,中原甲醇廠被迫停產,廠里的員工已放假回家。
河南煤業化工集團總經理吳昀說,公司50萬噸/年甲醇裝置以煤為原料,是2003年河南省“十一五”重點項目,于2008年4月投料試車,2009年大面積虧損,2010年上半年裝置開開停停,產量僅6.5萬噸,又虧損億元。
“甲醇反傾銷若不是肯定的結果,那么國內的甲醇企業都將死掉,區別只是早晚的問題。沒有煤炭資源的企業死得會早一點,而有煤炭資源的企業又能撐多久,能競爭得過以油田伴生氣為原料的國外企業嗎?”建滔天然氣化工(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苑京明無奈地說。該公司甲醇裝置以天然氣為原料,產能45萬噸/年,自2007年投產以來已陸續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節能技改,噸甲醇成本降低了800多元。即便這樣,公司受進口低價甲醇沖擊至今仍處于虧損狀態。
內蒙古遠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建成時填補了內蒙古沒有甲醇生產的空白。然而,據該公司副總經理王東剛介紹,自2008年下半年進口甲醇低價傾銷以來,公司甲醇產業就一直虧損,如沒有其他產業彌補,恐怕早就破產了,那么幾百名員工將面臨下崗,而其中許多是少數民族員工。
來自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進口甲醇528.8萬噸,同比增加268.8%,創歷史新高,進口甲醇總量占我國甲醇產量的 46.7%。2010年前5個月,我國進口甲醇191.8萬噸。其中,沙特阿拉伯等涉案4國共向我國出口58.04萬噸,同比減少64.4%。由此可見,商務部甲醇反傾銷立案調查對涉案國家向我國的傾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然而,企業強調,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伊朗、卡塔爾、阿曼和智利等非涉案國家向我國出口的甲醇數量激增。一些海灣國家的甲醇裝置規模大、原料價格低(以油田伴生氣為原料)、物流成本低,但在本國卻沒有甲醇消費,目標市場是亞洲,更準確地說是中國。讓業內深感憂慮的是,海灣國家這種傾銷不是短期的現象,更不是少量的傾銷,而是大量的傾銷,已關系到我國甲醇產業的生死存亡。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270多家甲醇生產企業,其中大多數為國有企業。如果甲醇反傾銷不是肯定性的裁決,將導致國內2/3的甲醇企業關閉,幾十萬職工面臨下崗,上千億元投資無法收回。
據了解,甲醇企業近期將向有關部門反映相關問題。而業內人士也表示,甲醇企業在反傾銷這個最迫切的任務之外,還需要思考如何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并積極開拓下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