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農藥市場 > 正文

中國4000家農藥廠無序混戰


農資網 2010年5月27日 10:54 來源:南方農村報 【
  不久前在杭州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草甘膦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并沒有讓持續低迷的市場信心得到提振。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草甘膦生產國,中國草甘膦原藥出口超過總產量80%,但中國企業卻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談判中沒有話語權。由于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產品登記證,中國企業只能充當“原藥代工者”,被定位在價值最低的制造業環節。在這樣的背景下,旨在探討“中國草甘膦企業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產能嚴重過剩雙重壓力下的行業變局”論壇的召開,被某位業內人士認為“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草甘膦行業的現狀是中國農藥產業的縮影。由于行業集中度偏低,產能的過度擴張和無序競爭帶來的惡果已日益顯現。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統計:2003年,中國農藥生產企業有2200多家。到了2009年,這個數字超過了4000家。而其中國家行業準入的合法生產企業僅為1800多家,由于現有管理法規的缺陷,其余2000多家企業照樣生存。
  “假冒偽劣行為得到生存的空間。”一業內專家直言,這是當前中國農藥市場亂象叢生的原因所在。
  出口原藥毫無話語權
  最近引起業內普遍關注的莫過于兩起反傾銷案件,結果一喜一憂。美國澳寶(Albaugh)公司于4月30日撤銷了對華草甘膦反傾銷調查申請,中國草甘膦的出口市場獲得喘息機會。而5月中旬,印度反傾銷調查機構對中國產農藥用化學品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作出反傾銷終裁,每公斤化學品征收最多1.15美元的反傾銷稅。
  兩起反傾銷案凸顯中國農藥在全球貿易中的現狀。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農藥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我國出口國外市場的產品中,仿制產品占90%,而創制的產品僅為10%,出口產品缺乏競爭力,只能以價格低廉占有市場份額,導致頻頻遭遇國外反傾銷調查威脅。
  “這就是盲目建設,無序競爭的后果。”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陳福良說。以草甘膦為例,隨著孟山都的草甘膦專利在2000年前后到期,為草甘膦生產消除了技術壁壘,特別是2006年,孟山都宣布關閉一條年產10萬噸的生產線,草甘膦行業在世界范圍內掀起產能擴軍熱潮,而中國在這場“軍備競賽”中一躍成為最大的草甘膦生產國。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約80萬噸左右,而中國產能就達103萬噸,產能過剩導致草甘膦價格大跌,個別企業原藥的售價已低至1.9萬元/噸,而生產成本一般在2.5萬元/噸左右。
  但即便如此,產能擴張仍在繼續。紅太陽集團10萬噸/年草甘膦項目將在2010年底建成投產,另外尚有幾套規模較大的草甘膦新建或擴建項目計劃于2010年投產。產能過剩的陰霾背后,中國農藥在國際市場上喪失了話語權。
  “做出口的企業不少,但關鍵是以什么樣的方式走出去。”廣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黃榮珍指出,這其中牽涉到一個登記的問題。產品出口必須要取得進口國的登記管理,不登記不能在當地銷售。但辦理一個產品登記證往往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準備大量資料數據以及等待繁瑣的審批程序,代價高昂,耗時耗力,一般企業無力承受,當前農藥出口絕大部分還是依靠擁有登記證的中間商。
  也正因此,大部分中國企業出口的都是原藥或者初產品,中間商再加工轉手在當地銷售,即所謂的“貼牌”。“利潤都被中間商賺去了。”陳福良說,“這也是中國農藥在國際價格市場上掌握不了主動權的根本原因,中國農藥賺取的只是微薄代工費。
  藥企門檻低超乎想象
  相比在國際市場的被動局面,國內農藥市場的亂象也毫不遜色。農藥生產的進入門檻之低超乎想象,遭業內詬病的“山寨廠”屢屢招搖過市。
  “技術門檻過低,不到50萬便可配齊一套乳油生產設備,再拉五六個人,便可開工生產。”陳福良對此了如指掌,“山寨廠”以及一些農藥“三證”不全的企業往往不按規矩出牌,哪一個品種好銷、好賣,便一哄而上,仿制、偷竊、假冒偽劣、偷工減料、亂添隱形成分無所不用其極,其目的就是撈一把就走,而根本不顧專利侵權,只要有利可圖,什么都敢干。
  “很難逮住現行。”黃榮珍指出,依靠機動靈活性,這種“山寨廠”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連基層零售商都不知道他們的廠址在哪,執法部門也無可奈何。
  相比正規農藥企業,“山寨廠”的生產成本低廉,其利潤之高堪稱暴利,遠遠超過正規企業產品,不少法律意識淡薄的流通商也不惜鋌而走險推波助瀾。南方農村報記者不久前在德慶調查發現,農戶使用的某種冒牌農藥比正常市場價低出一半,但經銷商從中獲得的利潤依然超過100%。
  一企業人士向記者抱怨,為了爭奪市場,正規企業有時候被“山寨”產品牽著鼻子走,不得不被迫打“價格戰”。“這主要是部分企業利用相關法規的漏洞,地方政府管理也不嚴。”黃榮珍介紹,當前農藥“三證”當中,農藥登記證雖然登記費用高昂,但只需要提供“田間試驗”過程及結論即可,從準入條件看,它最容易獲得通過,而農藥生產許可證以及農藥標準雖然登記費用不高,但因要求農藥生產企業需要具備特定的設備、廠房設施、技術條件、資金及管理素質等投產的要求,往往難以獲得通過。
  
  “有些企業只取得登記證后,就直接生產。”黃榮珍說,這也是在農業部有登記的企業多達4000家,而最終工信部核準的“三證”齊全的僅不到2000家的原因,這種現狀也為眾多“山寨廠”創造了機會。
  行業整合是必由之路
  2009年,中國農藥總產量超過226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和出口國。但中國農藥大而不強,行業前10大企業占全國總產量的比重只有19.5%,前20大企業占總產量比重只有30.8%。單一制劑和復配制劑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無一家超過3%,大多數企業靠薄利多銷度日。
  “中國農藥企業的品牌認知度低,登記的品種分散,產品同質化。”陳福良介紹,農藥主要有效成分只有數百個,而中國登記農藥品種超過25000個。光一個阿維菌素制劑就有2798個品種(包括含阿維菌素的混劑品種),登記企業達到505家,“市場上到處充斥同類產品,用戶無所適從。”
  “國外的產品品牌認知度很高。”陳福良說,孟山都的“農達”每年為孟山都公司貢獻數十億元利潤,而中國草甘膦登記企業達到393家(包括有數的幾家外資企業),登記的制劑數達785個,但沒有一個企業或產品可與“農達”抗衡。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農藥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拳頭”競爭力。“企業整合提了好多年,但企業數量卻越來越多。”陳福良指出,由于涉及到當地就業、稅收等利益關系,不少小廠得到地方政府的縱容和支持。
  不過,業內認為,在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隨著行業盈利能力的下降,并購重組將成為農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2009年開始農藥行業出現明顯的并購重組勢頭。國內制劑龍頭企業諾普信先后參股或者控股山東兆豐年生物公司、青島星牌作物科學公司、常德邦達綠色作物開發公司、東莞施普旺生物科技公司、濟南綠邦化工公司以及今年3月全資收購福建新農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農化企業。而這種趨勢還將因政府的政策支持而加快。
  由工信部發布的《農藥工業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到2015年,農藥企業數量減少30%,國內前20位企業的銷售額達到總銷售額的50%以上,2020年達到70%以上,該政策中對農藥企業的并購重組提出了具體扶持措施,并即將頒布實施。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