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無能力承受市場壓力而違約,還是每每的化肥價格波動,受傷的總是農民朋友。化肥漲價了,零售馬上就漲;化肥降價了,往往要很長時間才會傳遞到終端市場。前段時間有報道稱化肥企業扎堆毀約,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近幾年來化肥價格波動較大,違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企業確實經營困難,需要經銷商配合一起渡過難關,但也有的企業純粹是假借市場變化之名胡亂提價,追逐暴利。產銷雙方能夠共同磋商,尋求解決問題的平衡點,真正成為利益共同體,這既是化肥行業的幸事,也是農民朋友的幸事。
正方:成本增長,毀約也是被逼無奈
2008年以來,硫磺價格的暴漲暴跌,給磷復肥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一些大型企業承擔了巨大損失,多年積蓄已經耗盡,目前企業無力再承受市場變化,所以只能把原材料壓力轉嫁到下游市場。如果執行合同,就會危及生存。所以,在生存和誠信之間,企業只能選擇先存活下來,然后再去考慮誠信、責任等等這些道義上的東西。
大家也不能只看著化肥企業在這輪原材料漲價的時候我們調整價格,在原材料價格下降的時候,都是主動給經銷商降價結算,一直以來化肥生產企業就是化肥流通環節的最大損失承受方。這次在原材料漲價的時候,毀約是正常的事情,無可厚非。
(丙丁)
反方:企業管理精細化,不毀約提高誠信度
雖然很多化肥企業在原材料變化時都會調整出廠價格,即使經銷商能夠理解其調整的原因,但是如果化肥企業能夠做好預算,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毀約,將會提高化肥行業的誠信度,隨著化肥行業逐漸的兼并重組,越來越多大型生產企業的出現,隨著化肥企業知名度逐步提高,產品品牌越來越好。今后化肥生產和流通兩方面力量逐步拉大,兩者之間的不平衡發展會不會出現更多的“強勢違約”,從而尋求更高利潤呢?因此,建議化肥企業做好價格預算,盡量不出現違約,推動化肥行業健康發展。
在原材料價格較低的時候,雖然產品報價很低,可以吸收很多預付款,但是最好是測算出現有的低價原材料可以生產多少產品,銷售多少量,并估算出銷售合同應該在何時運輸,一旦預算的低價產品訂購完,就可以不再接受低價訂單,而是預計今后原材料價格能有多大變化空間,適當調整合同價格。對于流通企業也是明明白白,訂單下晚了價格只能是高一些的,從企業定價精細化管理上避免出現違約現象,從而讓經銷商和企業結合得更緊密,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讓那些以低報價吸收預付款、惡意漲價的企業逐步篩選出去,還化肥行業一個清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