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一季度的化肥生產與消費市場來看,惡劣的天氣已使春季的化肥市場形勢不容樂觀,但是從前兩個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表明,前兩個月中國化肥產量仍有近兩成的增長。據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預測,今年全年尿素產量將達到3220萬噸(折純,下同),增長 9.7%;磷肥產量1550萬噸,增長4.75%。由此可見,今年國內化肥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依然得不到根本的好轉。
經過2008年一年的振蕩和2009年的煎熬,到去年底和今年初的不長時間,化肥行業迎來了一段不長時間的“小陽春”,但是隨之而來的“倒春寒”又使國內化肥市場重新陷入低迷,泯滅了流通企業剛剛建立起來對市場的信心。今年化肥市場的總體走勢如何?更是業內人士關心的焦點。記者認為,分析今年化肥后市的表現,主要要關注以下五點:
一、化肥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 在2009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不久前召開的“兩會”中均強調,做好2010年經濟工作,重點要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有機統一起來,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由于2009年處于特殊時期、特殊的經濟環境,政府把確保經濟增長放在首位。在此大環境下,中國化肥產量和投資也保持著快速發展。2009年尿素總產能已達到6500萬噸,目前仍有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尿素產能約1000萬噸;磷肥總產能約2000萬噸,產能過剩約五分之一以上,但一些地方仍有一批新項目在建。這種現象已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并多次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將控制盲目新增氮肥、磷肥生產能力作為今后一段時間工作的重點,甚至強調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一些行政方面的手段,綜合地進行宏觀調控,對違反相關政策而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行為進行問責,要進行嚴肅處理。政府主管部門提出對化肥行業的宏觀調控已有多年,但成效不大。粗放的發展方式是長期以來人們傳統的發展觀念、經濟體制以及政績考核機制等綜合因素形成的問題,是造成化肥產業產能過剩的基本原因。雖然有關部門正在著手制定化肥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和行業準入條件,但是何時出臺以及貫徹執行情況如何目前都無法預測,因此化肥產業的無序發展和市場激烈競爭短期內不可能有所改觀。
二、天然氣定價機制的變化 今年國家對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力度將加大,天然氣價格機制的改革必將“首當其沖”。盡管去年有“氣荒”的倒逼,盛傳的天然氣價改方案依然未能出臺,但這已是價格主管部門的最后底線。對于氮肥生產用氣,讓過了春季化肥用肥旺季,將化肥用氣價格并軌,提高化肥用氣價格的政策在不久的將來肯定會出臺。即使是在去冬今春化肥用氣大幅減少的情況下,尿素產量不降反增,這更堅定了主管部門的改革信心。不過分步漲到位還算對化肥生產“網開一面”。但是政府“調價的口子一開”,天然氣的供應單位是否認真貫徹執行這就另當別論了。每噸尿素只因氣價上調就要增加140元甚至是280元的成本,有多少氣頭企業能夠承受,恐怕只有企業管理者最清楚。因此又會減少多少市場資源的供應量也只能看后市的發展。
三、國際硫磺價格的走勢 目前中國對磷復肥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的硫資源對外依存度達40%~50%。2008年國際硫磺價格的大起大落,使中國磷復肥生產企業吃盡了苦頭,損失慘重。2009年硫資源市場基本處于低迷態勢,年中一度出現周邊國家向中國低價傾銷硫酸的情況。低價的硫資源大大降低了磷銨的成本,使磷酸二銨去年搶占了復合肥的國內市場。但是進入2010年,受磷復肥生產及其他工業需求影響,硫酸市場價格恢復性上漲,加上國內一些貿易商的囤貨炒作,使得進口硫磺到岸價不斷上調,價格從年初的到岸價150美元/噸漲至目前的190美元/噸,而小批量采購商也接受了最高的到岸價達到了205美元/噸,給硫酸價格上漲提供動力,進而拉動了磷復肥的生產成本。不過中國磷肥工業協會針對市場近期的非理性的上漲,分析了國際硫磺供應仍處于盈余狀態和國內硫資源自給率不斷提高的形勢,提醒磷復肥企業不必過分擔憂,并希望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以限制貿易商炒作影響市場。但是效果如何,還得關注后市的走勢。目前,國內肥料銷售已過半,因此如果硫磺價格繼續上漲,磷銨企業很可能通過減產來抵制硫磺價格上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