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拿"溫水煮青蛙"來形容當前尿素市場我覺得在恰當不過了。目前,國內北方尿素主流出廠價已跌至1500-1550元/噸。這一價格應該引起行業特別是生產企業的注意和警惕。根據前期對煤頭尿素企業生產成本的了解,我個人把成本分為三個梯隊,1500-1550元/噸的出廠價基本已經可以算是中間梯隊,也就是說:全國30%左右的煤頭企業已經處于成本線以下。但從開工率統計表中可以看出:3月底,全國尿素企業開工率仍能達到80%,而停產或減產的企業僅有1/2是因為成本原因,在我看來,停產企業還是太少了。由于今春氣候異常,東北以及西南地區用肥量應該會明顯少于常年,按此比例計算,停產企業的產能至少要達到40%以后,剩余的60%產能才有可能對國內尿素價格提供支撐,當然這還是在忽略經銷商前期庫存之后的說法。
如果按上面的說法,處于第三個梯隊,也就是生產成本在1650-1700元/噸的企業本應停產卻沒有停產的原因在于:停產虧損與生產虧損尚未達到平衡點,說白了就是,這些企業生產一噸尿素所虧損的錢與停產以后核算到每噸尿素上的虧損的錢做比較,還是低的,同樣是虧,肯定是要選擇少虧的路走。這就是現在企業的心理,接下來的日子無非就是在虧損中等待機會。
所謂"溫水煮青蛙"說的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我看,用來比喻那些成本倒掛仍要繼續生產的企業最為合適,其實他們現在邊虧損邊等待行情回暖的做法并沒有錯。但是從氣候對全國農業用肥量影響的角度,再聯系到國內6500萬噸產能嚴重供過于求的事實來看,2010年尿素行業面臨著空前的難題,很有可能全年價格均處于低位盤整的狀態。下面看看企業,也許一個月的虧損還能承受,兩個月也勉強度過,那三個月、四個月呢?一旦行情持續低迷,這些連續虧損企業總有"油盡燈枯"的一天,那個時候等待他們的也許不單單是停產,更可能是永遠失去復產能力。
我的觀點是:那些虧損中的企業應該更好的分析后市,比對正反利害關系,也許用自身停產來減少國內一段時間的產量,緩解供過于求的矛盾,為市場創造出新的漲價機會,才是更好的選擇。當然,產量下降肯定是價格企穩的關鍵,之后還要靠成本優勢的企業帶動價格反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國內尿素市場度過"冰凍期",否則就會出現"溫水煮青蛙"的結果,雖然行業最終是洗牌了,但企業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