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瑞星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航天萬源煤化工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簽約,采用該公司開發(fā)的航天爐實施原料結構調整。通過實施該項目,該公司將實現原料的本地化,大大減少對山西無煙塊煤的依賴。
作為全國化肥第一生產大省的山東,其尿素年產能約占全國的1/6,但是生產所需的原料煤卻全部依賴省外,每年從山西購進的用作原料的無煙煤就達600多萬噸。由于受礦難頻繁、國家治理整頓及運輸難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原料煤供應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且市場價格堅挺,導致山東很多化肥企業(yè)成本倒掛。
據山東魯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總經理姜吉濤介紹,山東魯西化工集團今年春節(jié)以后的煤炭供應一直貨緊價高,3月初的幾天到廠價格竟達到了1300多元/噸,且供應明顯不足,這一現象至今也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加之很多企業(yè)以鐵路運輸為主,而物流不暢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劇了原料煤供應的區(qū)域性和季節(jié)性矛盾。
以前也有企業(yè)在原料結構調整上動過腦筋。1992年,山東魯南化肥廠(后更名為兗礦魯南化肥廠)在國內率先引進了德士古水煤漿氣化技術并成功實施了原料結構調整。但是,多年來,山東省只有兗礦魯南化肥廠、山東華魯恒升集團有限公司等極少數企業(yè)成功實施了原料結構調整。
山東化肥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山東省26家尿素生產企業(yè)中,虧損企業(yè)占到了總數的62%,企業(yè)面臨的成本、工藝上的壓力十分突出。這時,巨大的成本壓力使得一些企業(yè)決定實施原料結構調整。
尿素年產能達100萬噸的山東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模已經進入大型化肥企業(yè)行列,煤氣化裝置都是采用固定床。這次新建設的年產20萬噸合成氨、30萬噸尿素裝置采用航天爐后,成本壓力將得到緩解。
瑞星集團有限公司100萬噸/年尿素工程除采用航天爐外,還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耐硫寬溫變換、低溫甲醇洗脫硫脫碳、蒸汽透平驅動等先進技術,一期工程預計2011年4月投產。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殿順表示,實施原料本地化改造,將使原料煤成本降低近50%,從而大幅度降低合成氨成本。當前正是企業(yè)跨越趕超的大好機遇,通過實施粉煤氣化項目改造,就會實現企業(yè)的跨越式發(fā)展。
“現在全國煤頭氮肥企業(yè)實施原料路線調整的占企業(yè)總數的5%還不到,而今后新型煤氣化技術在合成氨行業(yè)的應用將是一個趨勢。”中國五環(huán)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徐才福告訴記者。“要保障國內化肥的供應,就要通過原料本地化改造,推動優(yōu)勢企業(yè)做精做強。”山東華魯恒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常懷春也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按照《山東省化肥工業(yè)調整振興指導意見》,山東將重點支持山東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兗礦嶧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阿斯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è)立足國內采用先進成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煤漿氣化技術、HT-L粉煤加壓氣化、非熔渣—熔渣分級氣化、山西熱力研究院的兩段式干煤粉加壓氣化等技術進行原料路線改造,使氮肥原料結構中的30%改為煙煤氣化,就地取材,每年可減少從山西購煤250萬噸,降低對山西無煙煤的依賴,使山東氮肥原料供應狀況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
全國合成氨設計技術中心站常務副站長王國祥指出,當前,受金融危機影響,煤化工發(fā)展正處于低谷,對于氮肥生產企業(yè)來說,采用新型煤氣化技術,以量大面廣且廉價的煙煤、褐煤和高硫煤等劣質煤為原料,替代山西無煙煤,實現原料煤本地化,是企業(yè)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