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化肥對糧食增產效果的顯現和陜西省化肥缺口的增大,陜西省建設大型化肥裝置的愿望日益強烈。但由于缺少資金,建設大化肥的想法始終難以實現。1986年,等著用肥的農民心急如焚,不少地方發生聚眾攔截化肥車輛,“強買”化肥的現象。時任陜西省委書記張勃興、省長侯宗賓痛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建設自己的大化肥項目。
經過不懈努力,1987年12月24日,當時的國家計委同意陜西省利用外資,引進水煤漿加壓氣化技術和關鍵設備及儀表,建設年產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項目。隨后,陜西省石化廳抽調人員,組建陜西渭河化肥廠籌建領導班子。1987年10月7日,我由陜西興平化肥廠黨委書記調任陜西渭河化肥廠籌建處副主任。陜西省首個大化肥項目擬用日本政府海外經濟協力基金(OECF)貸款配套國內資金建設。
為獲得OECF貸款,我們在渭南開發區管委會的大力協調下,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項目用地的征用和“三通一平”工作,作好了迎接OECF代表團現場考察的一切準備。不料,受1989年暴發的“6·4事件”影響,日元貸款難以就位。
陜西省建設大化肥的決心并沒有因遇到困難而動搖。隨著國內、國際局勢的改善,1990年8月18日,第三批日元貸款啟動,渭化項目因前期準備工作充分,被列入第一批受貸項目,貸款額度由原來的216億日元增至259.27億日元。
海外資金雖然敲定,但國內配套的12億元資金因種種原因始終難以到賬,項目不能按計劃進行。省里的領導十分著急,1991年3月,當時的省委書記張勃興要求:“渭河化肥廠是關系陜西農業上臺階的關鍵項目,省上再因難,也要保證大化肥項目建設資金需要。”兩個月后,當時的省長白清才做出決定:每年從陜西省公路養路費等費用中拿出7000萬~8000萬元借款,全力支持渭化建設。
孰料,1993年下半年開始,全國物價持續大幅上漲,1994年的水泥、鋼材等基建材料價格已經比1989年翻了一番,渭化項目資金預算因此大幅增加,國內配套資金由原來的12億元增至19.37億元。由于增加的7.37億元資金沒有落實,工程進度驟然放緩。1994年下半年,經省委省政府多方協調,駐陜各銀行組成渭化項目資金授信銀團,共同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為了把拖欠的工期趕回來,1994年9月至1995年10月,渭化建設指揮部先后組織三個“百日大會戰”和一個“50天攻堅戰”。陜西省政府也多次組織召開渭化現場辦公會,嚴責“所有省內自籌資金必須按期到位,與有關各方簽訂的供資合同必須無條件繼續履行。”1995年末,渭化項目按期建成。
1996年2月23日,我國首套最大壓力等級6.5兆帕水煤漿氣化裝置一次投料成功。5月5日,合成氨系統順利生產出液氨產品。5月24日22時45分,當雪白的尿素顆粒從92米高的造粒塔飄灑而下時,在場的員工禁不住歡呼、擁抱。第二天一大早,聞訊趕來的時任陜西省省長程安東一下車,就直奔尿素造粒塔,手捧雪白的尿素激動地向當時任廠長的郭金鵬和在場人員道賀。
然而,試車成功的喜悅很快被接連發生的意外沖淡了。
由于黃陵煤臺所供煤炭來自大小不同礦區,煤質不穩定,灰分含量高、灰熔點高等問題制約著造氣爐的正常生產,加之工藝設計不完善導致的工藝氣帶水、變換觸媒中毒失效等問題,使生產不能正常進行。渭化項目是國內第一套6.5兆帕等級的大型煙煤造氣化肥項目,沒有經驗可循,許多問題連洋專家也說不清楚,只能依靠自己摸索。
通過改造造氣爐激冷室等設備、更換原料煤種等措施,我們最終實現了裝置的正常生產,開辟了我國大型化肥裝置以煙煤為原料的新的工藝路線。
生產技術問題攻克了,但資金短缺再次成為渭化正常發展的“軟肋”。由于渭化建設期間,正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國家對建設項目實行的是“撥改貸”政策,項目建成后還貸壓力很大。根據原國家計委審核,渭化項目總投資近40億元,且全部是借貸資金,一個月僅借貸利息就達2000多萬元,加上企業正常經營所需的1億元流動資金,使得企業即便正常生產經營,所得利潤也僅夠償還各種利息。最高時,一年應還的銀行利息超過3億元。沉重的債務負擔,使本來擁有明顯成本與技術優勢的渭河化肥廠陷入困境。
為此,1999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渭河化肥廠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等四家金融機構簽訂了總額20.52億元的債轉股協議。2000年7月,渭河化肥廠整體改制為陜西渭河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債轉股的實施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使渭化集團從此甩開了債務包袱,在市場大潮中闊步前進。渭化集團還相繼建成了年產20萬噸甲醇、11萬噸二甲醚及工業氣體、煤化工助劑、硫黃等裝置,成為全國有影響的現代化煤化工基地。
(作者歷任陜西省渭河化肥廠籌建處副主任、渭化集團黨委書記,2002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