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趨勢
根據夏殘蝗基數調查,結合短期氣候預測,生態和歷年資料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今年秋蝗在我省將偏輕發生,發生面積30萬畝,主要發生地在永濟市蒲州、臨猗縣南趙和萬榮寶井等蝗區;出土盛期在八月上、中旬,防治適期在八月下旬。土蝗仍維持中等,局部偏重發生態勢,全省發生面積450萬畝,主要發生在北部朔州洪濤山沿線和大同火山群一帶,以及南部丘陵旱地小麥田。
二、預報依據
1、蟲源基數
據各蝗區測報站近期調查,夏殘蝗面積為18萬畝,比去年減少1.6萬畝,比近5年均值減少近17萬畝;其中每公頃90~150頭的面積10.3萬畝;151~450頭的面積5.0萬畝;451~1500頭的2.5萬畝;1500.1頭以上的0.2萬畝。1500.1以上面積比去年減少0.5萬畝,為近10年次低年份。土蝗當前發生面積405萬畝,比去年增加55萬畝,與近10年均值基本持平;一般每平方米有蟲15~30頭,略高于去年同期,低于歷年均值,最高60余頭。
2、氣象因素
據省氣象臺預測,8-9月份全省降水量為123~196mm,除南部的部分地區較常年略偏多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區偏少1~2成。平均氣溫,除北部的部分地區較常年略偏低外,其余大部分地區略偏高到偏高,對秋蝗和土蝗的發生無不利影響。
3、生態條件
近年來蝗區改造和北部退耕還林還草使我省南部飛蝗區和北部丘陵山區宜蝗面積有所減少。進入7月份以來,我省出現了大范圍降水天氣,北部大部,中部部分地區的旱情得到了有效緩解,目前谷子、馬鈴薯等作物長勢良好,為蝗蟲提供了充足的食料來源,對秋蝗和土蝗的發生無不利影響。
三、防治建議
1、各蝗區要加強對蝗蟲的系統監測,及時發布預報,建立治蝗值班與蝗情報告制度,提早準備防控物資,建立防控隊伍,做好防控前的準備工作。
2、在蝗蟲低密度發生區,使用殺蝗綠僵菌、苦參堿、蝗蟲微孢子蟲等生物農藥開展防治,以保護蝗區生態環境,確保生態安全。
3、在高密度蝗區和農田周邊發生區,要組積極織專業防治隊,及時控制蝗蟲的發生為害,實現“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為害”的目標。
山西省植保植檢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