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山西省正在進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攻堅戰,全力打造煤炭產業“航母集群”。到2010年底,山西省礦井個數要控制在1000處,整合后的煤炭企業規模不低于年產300萬噸/年,所屬礦井生產規模原則上不低于90萬噸/年。屆時,山西全省將形成3個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4個5000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10個1000萬噸級以上的地方煤炭企業集團。這在以煤為原料的山西中小氮肥企業中引起很大的震動。
“按照省里的要求,30萬噸/年以下的煤礦不是關閉就是被整合,化肥企業就近買煤的時代過去了。運距遠了,運費多了,生產成本勢必要增加。”朔州市朔城區化肥廠廠長楊海說。
經過幾輪淘汰,山西現有小氮肥生產企業不到30家,這些企業大多以生產農用碳銨和尿素為主。他們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距離煤礦近,原料費用相對較低,擁有價格優勢。可以說,這些化肥廠是典型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在布局上本著緊靠煤礦、易于隱蔽的原則而建設的,但是這些中小氮肥企業緊鄰的多數煤礦產能都在30萬噸/年以下。此次煤礦兼并重組后,他們很可能面臨“近處原料煤無法使用,只能舍近求遠用高價煤”的尷尬局面。
山西新科工程技術公司是一家以風化煤為原料、以生產鹽堿地專用肥為主的企業,生產能力為10萬噸/年。公司所在地朔州市現有煤礦135座,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要求只能保留65座,核減煤礦占到近一半,而且凡是列入兼并重組的煤礦目前已經全部停產。如此大的調控力度,讓這家公司當初建廠子時的“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沒了。
新科公司總經理董建華告訴記者,該公司煤炭成本占到總成本的70%以上,煤炭價格的飆升會直接導致化肥成本的急劇上升。目前,公司從陜西府谷購進的風化煤每噸320元,比當地煤高出180元,從寧武購進的風化煤是270元,比當地煤多了130元,平均下來新增成本155元/噸。目前煤價還有上漲的趨勢,按照公司全年10萬噸的生產規模,將新增成本1500萬元。最近新疆建設兵團、大慶市均提出訂購鹽堿地改良肥的要求,但苦于當地風化煤難以買到,根本無法組織生產,企業只好停產,等待市場好轉。
山西同樂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認為,由于煤礦兼并重組整合,今年山西煤炭市場會呈現供應適度偏緊、煤價高位運行、化肥生產成本加大的態勢。
面對供煤形勢的變化,依傍煤炭大集團,爭取穩定的煤炭供應,已成為山西部分化肥企業當前的核心策略。山西原化集團的一位管理人員說,和大公司大集團打交道,中間環節少,煤炭質量也穩定。目前,原化集團正在想方設法加快與煤炭大集團的合作,實現煤化“聯姻”。
事實上,部分化肥企業已經被重組后的煤炭大集團納入麾下,享受到了煤炭供應無憂的“幸福”。比如豐喜肥業加入陽煤集團之后,其發展速度之快、效益之好、抵抗市場風險能力之強前所未有。重要原因就是,不管煤炭市場如何波動,他們都可以享受到比市場價更優惠的煤價,用低廉的原煤價格實現化肥生產的低成本。
業內人士認為,山西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將引發該省化肥產業重新洗牌。單打獨斗的化肥企業不得不向大型煤炭企業拋出“橄欖枝”,以解原料緊缺之困;同時也迫使中小化肥企業走聯合、兼并、重組之路,以發揮規模效益。按照計劃,山西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將在9月底全部完成。因此,山西中小化肥企業必須迅速行動,加強與煤炭大集團的合作,重建穩定的供煤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