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我國肥料生產企業做強做大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指出了行業發展的方向。《規劃》要求堅持調整產品結構與增加有效供給相結合,提高中高檔產品比重,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同時要求加大技術改造投入,重點支持化肥結構調整。對復合肥行業而言,大力發展緩控釋肥顯得十分必要。
進入21世紀,我國緩控釋技術及材料的研制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技術的水平尚不高,技術難題仍未全面突破,只有個別單位實現了小批量生產,大部分技術沒有進入工業化階段。
緩控釋材料創新滯后是制約緩控釋肥發展的重要原因。從我國現有技術來看,緩釋性能較好的緩控釋材料主要模仿國外,由于這些原料本身很難形成較好的緩釋膜,殘留物難以降解,易造成二次污染,與國外水平相比明顯落后。關鍵設備和工藝配套研究也很薄弱,難以形成產業化,國內還沒有生產有機緩控釋材料的成套生產線。這些問題導致產品性能不穩定,緩控釋肥料價格高,制約了其推廣與使用。此外,目前緩控釋肥還缺少行業和國家標準。
在原料產地發展大化肥,在原料不足的地方發展緩控釋肥,是《規劃》和化肥行業結構調整共同的需要。從目前的情況看,發展緩控釋肥迫在眉睫。按照農業部“十一五”規劃,全國每年測土施肥面積將在4億畝以上,最終達到國內總耕地面積的50%,屆時每年所需的BB肥和復合肥將達到4200萬噸,單質肥料將逐步退出直接施用的消費市場,成為BB肥的原料。據預測,到2010年,復合肥所占的比重將由現在的25%上升到35%左右,發達國家復合肥占化肥比重達50%~60%,可見市場需求和潛力很大。
經過企業多年的呼吁,現在肥料專家已經認可了緩控釋肥的概念,并正與企業共同制定行業和國家標準。這對該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利好。緩控釋肥的示范推廣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然而要想在短時間內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還需要政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門、相關科研機構以及專家隊伍應把緩控釋肥的研究應用列入到類似于測土配方施肥這樣的大項目中;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充分發揮在測土配方施肥中的積極作用,成為測土配方施肥的主體,推廣“一袋子肥”工程。同時,要提高全社會對科學施肥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和造勢的力度,加大對假冒偽劣化肥的打擊力度,讓農民用上放心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