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要提高農資保障能力,包括采用潔凈煤氣化和能源梯級利用技術,對現有氮肥生產企業進行原料和動力結構調整,實現原料煤多元化,降低成本。目前,氮肥企業普遍遭遇無煙煤供應鏈條脆弱的局面,以新型煤氣化技術實施原料煤本地化改造,減少對山西無煙塊煤的依賴,降低氮肥生產成本,變得十分迫切。
我國氮肥生產企業70%以煤為主要原料,國內80%的氮 肥生產企業使用固定床間歇氣化技術。長期以來,山西無煙煤是氮肥生產用煤的主要來源。然而,受山西礦難頻繁、治理整頓的影響,山西無煙煤近年來貨緊價揚。金融危機暴發后,盡管市場疲軟,但山西無煙煤價格仍居高不下,成為氮肥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為拓寬氮肥用煤來源,就近取材,減少對山西無煙塊煤的依賴,降低氮肥生產成本,2004年國家發改委曾用國債支持部分氮肥企業實施了原料煤本地化和熱電自給改造。然而,目前全國煤頭氮肥企業實施原料煤本地化改造的僅有不到5%。原因是這項改造投入比較大。雖然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各種原材料價格下滑,但是由于實施原料本地化改造所用的特種鋼材價格降低的幅度小,整體投入相比金融危機前也就降低了10%。一個年生產能力為18萬噸合成氨、30萬噸尿素的企業,實施氣頭改造的資金至少要在8.5億~9.5億元。這對于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流動資金不足的氮肥企業而言,可謂天文數字。
不過,根據目前煤價和《規劃》要求,要保障我國的化肥供應,各地化肥企業就要通過原料煤本地化改造,包括采用新型煤氣化技術,以量大價廉的煙煤、褐煤、高硫煤等本地劣質煤替代山西無煙煤。
因此,我建議,國家應加大對化肥行業龍頭企業技術進步的支持力度,篩選一部分先進煤氣化技術、節能技術改造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在政策、資金、立項、評估中予以支持。同時,氮肥企業也應該從企業長遠發展考慮,尋求各種融資方式,加快原料煤本地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