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提供的江淮流域麥區一代粘蟲發生情況,結合我省重點測報站蟲情監測結果及氣象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二代粘蟲在我省為輕發生,中、東部蛾量及卵量相對較大的部分縣(市)局部地塊有造成一定危害的可能。幼蟲防治適期在6月下旬至7月初。
主要依據:
一、江淮麥區偏輕發生,殘蟲量低。一代粘蟲在鄂、皖、蘇、浙、滬、豫、魯等大部麥區偏輕發生,見蟲面積1068萬畝。各地開展防治和兼治后,各類型田殘蟲量較低。
二、遷入蛾量少,局部落卵量較大。據全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站點監測,今年粘蟲主要遷入區域在我省東南部。遷入始見期為5月22日,比常年晚2-3天。據各地6月1-13日間調查,誘蛾量較常年偏少,沒有明顯蛾蜂。尚志市兩臺誘蛾器三天累計誘蛾7頭,20把谷草把累計誘卵8塊,最多卵粒數540粒,最少16粒,平均170.3粒。寧安縣三天累計平均誘蛾量57頭,雌雄比接近1:1。樺南縣20把谷草把誘卵5塊,最多卵粒數492粒,最少72粒,平均222.4粒。其它各地尚未誘到卵。
三、氣象條件無不利影響。前期我省低溫多雨的氣象條件不利于粘蟲卵的孵化與幼蟲發育,但近期氣溫回升,氣象預報6月中旬的溫度比歷年同期偏高2-3℃,降水略少于往年,對粘蟲卵的孵化和幼蟲發育無不利影響。
綜上分析,預計今年二代粘蟲在我省為輕發生,局部落卵量較大的小麥、谷、糜、玉米、高粱等作物地塊有造成危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