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日各地監測,草地螟已在內蒙古、山西、河北等華北大部蟲源地始入羽化盛期,田間和燈下蟲量較高;陜西、新疆、北京、遼寧、黑龍江、寧夏等地燈下也已見蟲。今年草地螟越冬代成蟲發生早、燈下蟲量高、田間蟲量上升快、發生態勢復雜,加之越冬面積大、活繭密度高,且近期華北、東北等地生態條件較為有利,因此,一代幼蟲在內蒙古、河北、山西、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陜西、寧夏等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發生態勢極其嚴峻,預計全國農田及其周邊發生面積可達1億畝以上,總體發生為害程度將重于大發生的2004年。
一、越冬代成蟲發生早
燈下監測,草地螟越冬代成蟲自4月1日在內蒙古始見起,陸續在山西、陜西、新疆、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寧夏等地見蟲,比常年早10-20天;結合田間調查,目前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和河北張家口壩下地區已達盛發期。其中,內蒙古4月1日于呼和浩特市和林縣始見,各地始見期普遍比常年早12-20天,目前全區各盟市均已見成蟲,通遼市以西的10個盟市已始盛,其中阿拉善盟、鄂爾多斯市、包頭市達盛發期。山西4月16日在汾陽始見,比常年早10天;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均普見成蟲,大同已進入盛發期。河北康保縣、萬全縣和豐寧縣分別于4月30日、5月1日和5月6日始見,比常年早17-22天。北京4月27日于順義始見,比常年早約20天,比最早見蛾年份早10天,目前已在9區縣見成蟲。陜西榆林于4月17日和20日分別在神木縣和定邊縣始見,比歷年早20天。寧夏5月4日于惠農始見,比歷史最早的2004年早7天。新疆4月21日在于田縣始見,比去年早14天。遼寧5月7日于彰武縣始見,比去年早12天。黑龍江5月7日于泰來縣始見,比常年早7天,比歷史最早的2008年早3天。
二、燈下成蟲數量高
自5月上旬開始,各地燈下成蟲數量明顯增加,部分地區出現小高峰。單燈日誘蛾量最高值,山西原平縣5月1日370頭,北京延慶5月8日360頭,河北康保5月13日710頭,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5月6日315頭。單燈累計誘蛾量,山西截至5月10日全省6站共1500頭,比去年高40倍,是近5年來最高的一年。
三、田間成蟲數量上升快
目前內蒙古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張家口、陜西榆林、寧夏石嘴山等地田間蛾量上升快、數量多、面積大,以農田周邊草灘、苜蓿地、林地和雜草較多的荒坡發生數量最高。百步驚蛾量,內蒙古阿拉善盟一般2000頭,高的3000-5000頭;鄂爾多斯市一般1000-3000頭,最高達30000頭以上;包頭、巴彥淖爾、赤峰、通遼部分縣區一般200-500頭,最高的2000-3000頭。山西大同檸條地一般為20000頭,最高50000頭以上;朔州市一般為1000-3000頭,最高達10000頭;忻州市一般為1000頭,最高2000頭。河北宣化縣5000頭以上,萬全縣1500-1700頭,懷來縣200-500頭。陜西府谷縣1500頭;寧夏惠農縣200-400頭。截止5月15日,內蒙古、山西、河北等地成蟲發生面積達6000萬畝。
四、發生態勢復雜
今年,內蒙古、黑龍江、河北、山西、吉林、遼寧、新疆和陜西等8省(區)查到草地螟越冬活繭,越冬總面積達3.48億畝,內蒙古、黑龍江、河北越冬蟲繭量是歷史上最高的年份,陜西、山西是歷史上次高的年份,吉林、遼寧和新疆為首次見蟲繭,越冬面積和蟲繭密度為歷史罕見。目前,內蒙古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等地羽化蟲量僅為總蟲源量的10%,雌蛾卵巢發育多為低級別,其他蟲源區處于蛹期;預計大部地區成蟲羽化盛期為5月下旬至6月初(其后5-7天為產卵盛期)。由于越冬地經度和緯度廣、海拔高度差異大,越冬代蟲蛹則會從西向東、從南向北、從低海拔至高海拔多時段、多批次地羽化,且不排除有大量境外蟲源遷入的可能,草地螟發生將呈現歷期長、峰次多、蟲態重疊等特點;另外,未來溫度、濕度和風場等天氣條件對草地螟發生區的生態環境、成蟲的發育狀態及蟲源交流(遷入遷出)產生較大影響,將導致幼蟲發生為害區域和程度出現較大變化。
鑒于今年草地螟發生呈以上特點,望各地植保部門加大監測范圍和調查頻度,尤其是注意農田周邊草灘、林地等生境的調查,密切做好草地螟發生動態監測,認真做好雌蛾卵巢發育級別和田間卵、蟲量調查,及時做好中、短期預報,指導農民科學防治,爭取將危害控制在低齡幼蟲期和遷入農田之前。
來源:病蟲害測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