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美地區鉀肥庫存高達300余萬噸,是去年同期的3倍。由于中國、印度以及巴西等鉀肥主要進口國的需求量減少,導致國際鉀肥供需狀況發生逆轉。隨著國際鉀肥巨頭庫存的增加和流動資金的捉襟見肘,建立了幾年的限產保價聯盟正面臨流產的危險。只要任何一家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而不得不降價銷售其產品,依靠限產保價聯盟支撐的高價鉀肥平臺將轟然倒塌,鉀肥價格將出現理性回歸。”4月16日,山東紅日阿康化工股份公司銷售部部長李長俠對鉀肥后期走勢發表了上述看法。
壟斷聯盟炒高價格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會長魏成廣介紹,近幾年由于國際游資的惡炒和國際鉀肥巨頭的高度壟斷,使得鉀肥價格如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從最低時的 1700元(噸價,下同)狂飆至2008年最高時的6000元左右。即便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在國際石油、天然氣、尿素、磷肥等原料和生產資料價格深幅下挫的情況下,鉀肥價格依然十分堅挺。去年底,國際鉀肥巨頭放出話來:2009年鉀肥出口合同價將突破1000美元,并針對中國將減少鉀肥進口的消息提出了限產保價的舉措,試圖憑借其對鉀肥資源的高度壟斷維持鉀肥的高價位和自身的豐厚利潤。在國內外炒家的相互配合與呼應下,這種限產保價聯盟一段時期的確發揮了作用——今年3月中旬,國內鉀肥價格一度攀高至4500~4700元。但由于沒有成交量的配合,經過短暫的上漲后,國內外鉀肥價格便很快調頭向下。目前國際鉀肥報價雖然仍在700美元以上,但實際成交很少,一些邊貿價格已經跌至480美元,德國等地的鉀肥最低價已經跌至330歐元,分別僅相當于人民幣3280元和2980元。國內市場上,雖然鉀肥企業堅持3800元的出廠報價,但實際成交價格遠低于此,甚至已經有3200元成交的先例。
供需改變牛市終結
而從國內鉀肥供需狀況來看,鉀肥價格后期走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倒是持續走低的可能性正在變大。
首先,國內鉀肥供應十分充足。2008年我國進口氯化鉀514萬噸,加上其他品種無氯鉀肥,進口總量約550萬噸,如果再算上國產的330萬噸以及 2007年結余的500萬噸,鉀肥總資源量達1380萬噸,扣除消費的700萬噸,仍結余680萬噸。2009年我國計劃生產400萬噸鉀肥,1~2月履行上年度合同進口鉀肥112萬噸。國內全年鉀肥資源量將達到1200萬噸以上。因此,2010年即便不再進口鉀肥,國內鉀肥也完全能滿足需求。
其次,下游需求持續萎縮。鉀肥價格的攀高或高位運行,嚴重挫傷了農民施用鉀肥的積極性,甚至已經到了望鉀興嘆的地步,導致鉀肥需求量不斷減少。2008年我國鉀肥實際消費量700萬噸,同比減少約400萬噸。今年1~3月,全國復合肥用量同比減少22%,對鉀肥的需求相應減少30%。另外,國家引導和鼓勵農民積極實施秸桿還田,每畝補貼20元,并計劃將秸桿還田面積再擴大1億畝。同時鼓勵農民大量施用有機肥。由于秸桿中的鉀元素含量高達8%~10%,有機肥也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為農民節約一筆不小的鉀肥購買資金,因而得到農民的積極響應,將進一步減少國內高價鉀肥用量。今年國內鉀肥需求量可能比去年再減少20萬噸,只有680萬噸。
最后,國際鉀肥供大于求顯現。由于2007~2008年鉀肥市場異常火爆,刺激相關國家和企業不斷擴大鉀肥產能。而不斷上漲的鉀肥價格,以及去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下跌的農副產品價格,無疑挫傷了農民施用鉀肥的積極性,導致2008年全球鉀肥剩余2000余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目前國內外鉀肥庫存很高,銷售壓力巨大。雖然包括BPC公司在內的國際鉀肥巨頭已經將裝置開工率降至開二停五的最低水平(每周只開2天,停5天),仍無法阻止鉀肥價格的下跌。
國內企業及早應對
業內專家也提醒說,由于國內外鉀肥市場已經由過去的供不應求演變為供需基本平衡、局部略顯過剩的格局。因此持續了幾年的鉀肥牛市行情已經終結,后期價格下移的可能性很大。建議經銷商和下游復合肥企業最好現用現購,切勿囤貨,以免造成損失。一些生產企業也向記者透露:從國內外鉀肥生產成本普遍只有 1000~1500元以及中國廣大農民承受能力相對較低等綜合因素考慮,鉀肥合理的價格區域應該在2500~3000元之間運行,與目前的價格有1000 多元的差距。
魏成廣等認為,由于中國鉀肥進口量占全球鉀肥貿易量的1/3,一旦中國鉀肥價格下移,必然帶動國際鉀肥價格下挫。目前印度有關部門已經對進口鉀肥提出了大比例降價要求,堅持200美元起步談判價的強硬立場。加之巴西等其他鉀肥進口國對進口談判持觀望態度,這些都在考驗國際鉀肥巨頭的耐心和實力。一旦鉀肥企業迫于就業及資金壓力不得不降價銷售,國際鉀肥價格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倒塌。屆時各鉀肥生產企業處于自身利益考慮,會紛紛降價銷售,國際鉀肥巨頭限產保價聯盟將會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