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鉀肥進口國,但近幾年將逐步成為鉀肥自給的國家。隨著國內外產能的完全釋放,到2019年我國將成為全球鉀肥的主要出口國。”4月17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行業分會會長魏成廣胸有成竹地對記者說。
據魏成廣介紹,我國并不缺乏鉀資源,目前探明的可供開采的鉀鹽資源高達10.21億噸。我國鉀鹽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和新疆羅布泊鹽湖地區,交通不便、地質構造復雜、氣候條件惡劣等因素制約了鉀資源的開發和鉀肥產業的發展。2007年,我國氯化鉀產量僅286萬噸,2008年氯化鉀產量雖然增至 330萬噸,但仍然只能滿足國內30%左右的需求。不過,隨著2008年12月新疆羅布泊120萬噸/年硫酸鉀項目的建成投產,2009年我國鉀肥總產能將增至450余萬噸(實物量)。
據了解,我國近幾年加大了對鉀礦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啟動了數個50萬噸/年以上的大型鉀肥建設項目。繼青海鹽湖鉀肥、新疆羅布泊等百萬噸鉀肥基地后,目前在建和規劃中的鉀肥項目還有新疆羅布泊二期170萬噸/年硫酸鉀(若加上10萬噸實驗裝置總計為180萬噸)、青海鹽湖100萬噸/年氯化鉀、中信國安 100萬噸/年硫酸鉀鎂肥、四川宏峰100萬噸/年氯化鉀、亞泰集團50萬噸/年鉀鎂肥、濱地鉀肥公司78萬噸/年鉀鎂肥等,累計鉀肥年產能800萬噸。
我國還加大了海外尋找鉀資源的步伐,通過與國外合作,增加國內鉀肥供應量和產量。目前在老撾投資的4家中國企業中,3家分別為5萬噸/年、10萬噸/年、 12萬噸/年的試驗工程已開工建設,最終將形成600萬噸/年的鉀肥產能。其中老撾嘉西鉀鹽公司4月9日剛剛獲得一期100萬噸采礦證,隨后將分3期建設 300萬噸/年項目,將于2017年全部建成投產。加上其他企業在境外建設的鉀肥項目,累計年產能將達800萬噸,這些項目將在10年內建成。
屆時,中國境內鉀肥年供給量將達到1250萬噸左右。因此,到2017年,中國的鉀肥將實現自給。2019年前后,國內外累計近2000萬噸左右的年產能完全釋放后,我國將成為全球鉀肥主要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