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機、化肥產品供大于求、原料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等多種因素影響,小氮肥企業(大多為8萬噸/年以下合成氨聯產碳酸氫銨的企業)目前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但這并不意味著小氮肥企業只有死路一條。事實上,由于碳酸氫銨具有易分解、易被作物吸收、價格低廉、施用后土地不板結等優點,目前仍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化肥品種,全國每年需求量超過3000萬噸。只要小氮肥企業趨利避害,積極應對,是完全可以戰勝眼前的困難的。
一要努力節能降耗。小氮肥企業固有的工藝技術落后、規模小等特點,使其單位產品能耗高、勞動生產率低下。只有通過技術改造并加強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壓縮開支,降低成本。
二要努力實現“三廢”零排放。由于小氮肥企業原來大多未設計建設廢水處理以及廢氣、廢渣回用系統,導致其“三廢”難以達標排放,環保壓力日益增大。小氮肥企業的技改,就要根據企業特點,加快建設廢水處理以及廢氣、廢渣回用系統,最終實現“三廢”零排放。
三要實現產品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易分解、肥效釋放快是碳酸氫銨致命的缺陷。采用緩釋長效技術生產的長效緩釋碳酸氫銨,便可克服這些不足,同時能大幅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
但實施這些技術改造均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目前小氮肥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資金不足。國家雖然出臺了政策,要求有關部門對企業節能減排技改項目給予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但目前中小企業不僅很難獲得節能減排技改項目資金資助,也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導致企業所需的資金大多數需高息籌借,進一步加重了企業負擔。
因此,我呼吁地方有關部門和金融單位能切實急國家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對包括小氮肥在內的那些有能力也有社會責任感的中小企業,給予同大企業一樣的“國民待遇”。通過政策扶持和信貸支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也就是幫助國民經濟和社會就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