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中旬以來,我國濃硝酸市場異軍突起,價格由2月初的1200元(噸價,下同),上漲到3月初的1600~1700元,漲幅33%。這在全球性經濟普遍疲軟、化工市場一片蕭條的今天頗為難得。分析家們大多認為,我國的化工市場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很難出現曙光。但春節過后的短短半個月里,濃硝酸不僅止跌回穩,甚至急速反彈,原因何在?
第一,上游液氨資源拉動。2月初以來,隨著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降春雨、春雪,耕地干旱局面迅速得到緩解,隨之而動的就是國內的尿素市場。農業用肥需求增加。加上國家對化肥限價政策的取消,尿素企業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春節期間停產減產的裝置紛紛復工,開足馬力生產化肥,以抓住這稍縱即逝的農時化肥銷售旺季。由于我國大多數尿素企業都是合成氨原料的生產工藝,市場的火爆直接激發了企業生產尿素的熱情,加大了合成氨加工尿素的生產比例以及對合成氨的需求,國內商品液氨的價格也急起直上,價格一路上揚,由年初的2200~2300元上升到2月底的3000~3100元,濃硝酸的加工成本隨之激增。尿素行情成為激活濃硝酸市場的直接誘因。
第二,國內產量大幅削減。去年年底以來,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國內硝酸價格的滑坡,幾乎所有的交易各方都不看好未來預期,價格不斷下滑,硝酸企業不堪市場銷售價格與生產成本的倒掛重負以及對市場預期的擔憂,紛紛停產、減產,滿負荷開車的裝置幾近為零,國內產量急劇縮減。國家統計局提供的報表數據顯示,2008年12月全國產量只有12.66萬噸,降幅高達22.73%。其中,產量削減幅度最大的是山東省,當月的產量只有0.71萬噸,資源降幅達76.32%;國內最大的硝酸生產省安徽,當月產量也只有4.57萬噸,同比下降13.81%。雖然有關部門2009年度的報表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但由于年初春節大量企業停產放假等原因,預計2009年1~2月份的國內硝酸產量數據比12月還會低很多。在產量空前低、庫存幾為零的情況下,2月中旬吉化公司年產10萬噸級的裝置停車,無疑是從已在供需平衡臨界點上的硝酸市場抽掉了重要一塊資源,加上2月14日山東硝酸企業共同發起的最低生存保護價行動,市場客觀因素和企業主觀因素共同作用,使國內濃硝酸市場格局瞬間發生逆轉。
第三,下游行業提前啟動。按照常規,硝酸下游苯胺、對硝基氯化苯、鄰硝基氯化苯、染料等行業因為春節放假、停產、減產等原因,恢復產能通常都要等到每年的5~6月份,屆時下游企業對硝酸的需求才能完全啟動。今年由于金融風暴,業界對上半年的預期更加悲觀,很多人原以為上半年的市場形勢可能會比去年下半年更加嚴峻。但剛至2月,硝酸下游就開始有提前啟動的征兆。
首先是染料行業。按照受出口影響的程度排序,染料應該是硝酸下游行業中受出口影響程度最大的產業,但情況卻出人意料。河北一家染料廠春節剛過,就一連接到好幾份出口定單,便立即組織生產;湖北一家大型活性染料企業,春節期間還是完全停車,通過逐步加大負荷,現在已基本是滿負荷生產;國內染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和出口基地浙江龍盛集團,目前也基本全部開車。
其次是苯胺行業。春節之后國內苯胺價格一直在向上的通道上,2月中旬市場價格在6300~6500元,3月初已到6600~6800元。由于國際原油價格的低廉,純苯價格也較低,苯胺有較大的成本利潤空間,對上游的濃硝酸市場也構成了一定價格支撐。
再次就是對硝基氯化苯、鄰硝基氯化苯行業。據3月5日企業的報價,對硝基氯化苯在3500~4000元,鄰硝基氯化苯在7500~8000元。目前該行業國內的幾家大型生產企業都已恢復裝置產能,對濃硝酸的需求均早于往年同期。
第四,買漲不買落的市場習慣。這幾年來,隨著國內濃硝酸產能的不斷擴大,市場也培育了大批的中間經銷商,他們像股市的炒民一樣,高拋低購,賺取著市場起落之間的差價。全國每年180萬噸的商品硝酸中,有約15萬噸的流量掌控在這些中間經銷商手中,占據著國內8%的市場份額。市場經過幾個月的低迷,一旦出現上漲勢頭,這些經銷商就立刻會趨之若鶩,紛紛跟進搶購,形成越買越高、越高越買的市場格局。因此,2009年2月底國內濃硝酸的這一輪上升行情中,人為的跟風炒作因素也占據了不少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