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寧夏自治區冬小麥9月上旬開始播種,約占30%,大部分在9月中下旬播種,約占60%,10月上旬結束。今年寧南山區冬小麥種植近80萬畝,比2007年減少近40萬畝,其中實施拌種48萬畝,占播種面積的60%。近期監測調查:小麥秋苗條銹病發病早、流行快、程度重。彭陽縣調查小麥秋苗銹病始見期為9月28日,與2005年接近,較2006、2007年早15天。目前該區域小麥秋苗條銹病已普遍發生,全區平均病田率72%,發病面積62萬畝,麥田平均病葉率3.8%,嚴重度5%-100%,彭陽縣草廟、孟原、原州區開城、清河、大灣等鄉鎮病田率100%,病點率72%,平均普遍率18.3%,個別田塊普遍率高達55%,田間點片出現發黃;西吉縣、隆德縣、涇源縣病田率63%,病點率53.4%,平均普遍率1.4%。總體程度接近于2003、2004、2005年,較2006、2007年同期重。其中病葉率10%以上約8萬畝,占播種面積的10%;病葉率1%--10%的約43萬畝,占播種面積的53.7%;零星發病的11萬畝。
分析其主要原因:
1、菌源量足,發病早。9月中旬調查寧南山區自生麥苗面積28.6萬畝,其中發病面積21.3萬畝,占自生麥苗面積的74.5%,為小麥秋苗發病提供了充足的菌源。據調查:小麥周邊有發病自生麥苗的麥田目前都發病重。
2、前期降雨多,條銹病流行擴散快。從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寧南山區降雨多、陰雨時間長,田間濕度大,每天早晨麥田均有結露,極有利于小麥條銹病的擴散流行。
3、感病品種面積大。根據今年6月份全區小麥品種抗銹性調查,冬小麥感病品種占80%以上,秋播時沒有新品種更換,大面積仍以感病品種為主。
4、播種早、拌種面積小。據調查:播種早的麥田條銹病重于播種遲的麥田,未拌種麥田條銹病重于粉銹寧拌種麥田。
今年冬小麥條銹病秋苗發病較重,發病株主要功能葉片發黃,生長勢差,對其安全越冬不利;同時,菌源量充足,給甘肅、四川等周邊省區提供大量菌源。若明春氣候條件適宜,將會導致2009年我區小麥條銹病的嚴重流行。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