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肥料市場被稱為“政策市”,盡管一直以來這個市場很難與政府管制保持距離。在原料價格猛漲的2008 年,政策上的高強度管制無疑讓眾多廠家雪上加霜,眾多廠家不僅面臨著雷打不動的“限價令”,而且出口的大門還被高關稅堵得嚴嚴實實。難怪最近有一些廠家代表議論紛紛,“要把握政策”,“服從調控”。
為了保證農業用肥,一直以來,化肥市場就存在著限價令。在山東,尿素的基準價格是1500元/噸,旺季時最大提價幅度為 15% ,即 1750元/噸。四月份,國家出臺文件,對磷酸二銨實行最高限價4100元/噸。但化肥企業似乎并不買“限價令”的帳,特別是尿素生產企業,市場平均價格遠遠在1750元/噸之上,這就形成了全行業違法經營的怪現象。但政府部門對此也是毫無辦法,“法不責眾”的傳統讓“運動員”和“裁判員”都心照不宣地維持現狀,一方“假裝在監管”,另一方則假裝“被監管”。
于是,“限價令”也就漸成擺設,甚至成了笑柄。不少企業對此也是無可奈何,楊春升說:“ 以現在的煤炭價格來計算,尿素的出廠價格遠遠高于 1750 元/噸。如果企業就按照限定價格賣化肥,根本就無法維持下去。所以,企業只能集體‘違法’,要么就逼著企業去摻假使壞。”盡管目前企業沒有執行這形如一紙空文的限價令,但畢竟這種情況是絕大多數企業所不愿看見的。“有誰愿意違法經營呢?”楊春升說。
而對肥料企業,特別是磷肥、氮肥企業打擊最大的,莫過于過高的出口關稅。 還是以尿素為例,一季度,企業還不是特別難受,當時企業出口附加關稅為 35% ,即便如此,企業仍能賺到國際貿易中的差價。但形勢風云突變,4月份國家將尿素的出口關稅提高到135%,這一來所有的尿素企業都傻了眼。這么高的關稅,出了國門就沒有競爭優勢,于是企業只能在國內銷售。
盡管高關稅完全堵死了出口,但國家的政策對企業來說依舊殘酷,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將從 2008年 9月 1日起將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別出口關稅上調至 150%,并實施至 2008年 12月 31日。另外,從 2008年 10月1日到 12月 31日,國家將對除上述兩種產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其原料繼續征收100%的特別出口關稅。考慮到原來就征收的出口關稅,尿素從 10月1日至年底將征收 175%的關稅,而磷肥和鉀肥征收 130% 的關稅復合肥征收120%的關稅。如此一來,出口形勢將更加嚴峻,化肥行業將變成徹徹底底的單邊市場,變成內銷市場。對此,行業內充斥著不滿和焦慮的聲音。
夾縫中的生存:減與停
盡管能源價格上升是不可逆的歷史趨勢,但各大化肥廠家對此顯然應對不足,其中不少為此處于減產甚至停產狀態。今年夏季的一段時間,沂水縣某農資零售商曾經反映,先前市場上還有的碳銨在旺季時出現了斷貨現象。據他介紹,是因為當地以及周邊不少地區的工廠都已“ 關門大吉”。
而國際市場上礦產資源的價格飆升,則是讓化肥廠家無法應對的,尤其是在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完全脫節的情況之下。很多企業面對著疲軟的國內消費市場和不可及的國際市場,面對著巨大成本,無奈之下只能減產,而許多不支的小企業則只能選擇停產。 10月7日,記者收到山東省農資公司短信平臺上發來的行業快報:云天化磷銨裝置開工 50%;鹿寨磷銨裝置3日開始停車檢修1個月;宏福開工 50%;洋豐暫停收款,發前期訂單;宜化滿負荷。磷肥行業的幾大巨頭都沒有把馬力開足,反映了企業對資金占用的顧慮,更顯示了整個行業的不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