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枯生產企業目前執行的排放標準為1996年頒布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以及某些地方自定的排放標準。這些現行排放標準沒有考慮到百草枯行業的特殊性,標準指標和限值的設定沒有針對性。指標不足以反應廢棄物的危害,對危害嚴重的物質未加控制。新標準對特征污染物吡啶類和百草枯規定了嚴格的排放限值,將促進企業采用排污少、清潔的先進生產工藝,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百草枯是一種觸殺型滅生性聯吡啶類除草劑。1958年由ICI公司首先開發成功,1961年ICI公司首次實現工業生產。百草枯是近年來在國內發展較為迅速的農藥品種之一,由于其作為除草劑具有藥效高、用量低、起效快等特點,深受廣大農戶的歡迎。
百草枯生產過程中產生含有吡啶類物質及百草枯陽離子。吡啶類屬于難降解有毒化合物,百草枯是具有藥效的活性物質。因此,本標準選擇上述成分作為特征污染物,并規定了新源及現源的排放濃度限值。
根據目前國內企業治理水平及百草枯對環境的影響,標準值中現源特征污染物吡啶為5毫克/升,百草枯離子為0.1毫克/升;新源依據國內外最佳治理技術,吡啶排放標準為2毫克/升,百草枯離子為0.03毫克/升,現有企業可在一定時間內提升治理技術水平,達到新源標準。而在特別地區,現有企業和新建企業的排放限值均為吡啶1毫克/升,百草枯離子0.01毫克/升。
本標準根據百草枯生產工藝的特點及目前國內外治理技術,規定了單位基準排水量,達到了總量控制的目的,使標準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由于百草枯生產過程中產生高濃度、高毒性廢水,難于處理,許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甚至沒有采取任何環保措施。目前采用焚燒工藝是解決水污染的最佳技術。新標準的實施,將促進焚燒工藝治理百草枯廢水技術的推廣。
本標準在編制過程中也體現了淘汰落后工藝、促進清潔生產的原則。百草枯生產工藝有高/中溫鈉法、低溫鈉法、水氰法、醇氰法工藝和氨氰法。高/中溫鈉法使用金屬鈉,反應過程易發生燃燒和爆炸事故、產品收率通常僅為45%~60%,很容易生成強致癌性的三聯吡啶類物質,污水產生量大。低溫鈉法則具有系統平穩、三聯吡啶等雜質的產生量少、總收率為90%~95%、三廢量少或基本無污水產生等許多優點。但該工藝對冷凍等設備要求高,控制條件苛刻,能耗和成本較高,國內還沒有企業采用這種工藝。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是氨氰法和醇氰法。氨氰法工藝由于操作簡單、平穩,沒有起火和爆炸的危險,同時工藝中所有氨溶液都可循環使用,產品質量穩定,不產生有害物質,收率可達95%以上,被認為是先進的工藝。本標準中規定了三聯吡啶不得檢出,因而限制了高/中溫鈉法工藝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