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望行業十年改革發展之路的時候,很多農資人都是感觸良多,尤其是伴隨著改革一路走來的農資人,他們不但見證了這場改革,而且用自己的企業實踐參與了這場改革。誕生于改革之初的陜西農科化肥有限公司就是這樣一家企業,董事長張科成也是這樣一位農資人。近日,記者在古城西安采訪了快人快語的張科成。話題伊始,他就開宗明義:十年行業改革,中國農資行業的最大收獲就是,市場正在向理性回歸。
記 者:改革到來,農科誕生,在剛上路的幾年,您和企業經歷了什么?
張科成:我是從供銷社系統走出來的,我們現在的團隊中有一批中堅力量都來自于供銷社系統,所以我認為我們的企業自身有著供銷社的血統,這在全國的民營農資企業中很普遍,我們應該感謝供銷社經驗所奠定的堅實基礎。
農科是在行業改革的浪潮中誕生的企業,改革意味著市場化的不斷加快,各種新生力量的陸續登臺。大家同臺共舞,我們努力從經營管理到網絡建設上下大力氣之外,還不斷向農資同行學習。同時,多年的風雨也把農科鍛造成一支堅強自信的團隊,我們對企業發展以及行業未來充滿信心,這種信心也推動我們戰勝了很多困難。
記 者:從陜西看全國,從企業看行業,您怎么評價十年改革的意義?
張科成:在回望十年改革時,我們不能忘記這樣一個事實,陜西打響了行業改革的第一槍。作為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探路者,陜西在改革之初經歷了陣痛,也付出了艱辛。不過現在回頭來看,十年改革為陜西市場帶來了活力。不論是省農資化肥公司,還是像農科這樣的一批民營企業,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開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共同將陜西市場推向穩健發展的時代。
從陜西看全國,也是有著共性,在改革過程中,各種力量百花齊放,最終發展壯大的是一批有自身特色,講誠信、重品牌的企業,這就是市場經濟的法則。
從企業看行業,改革在為企業帶來考驗與機遇的同時也為行業帶來考驗與機遇,但是我們必須正視現實,要能經得住考驗,也要抓得住機遇。
農科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陜西市場全是進口二銨,隨后,多家國產磷肥企業陸續進入陜西市場。作為全國放開最早的市場,陜西成為全面推廣國產二銨的一個試點。在經歷了一場進口與國產、生產與流通的激烈博弈之后,國產品牌最終占領市場,廠商關系逐漸理順。這只是十年改革中的一部分,但改革對于農資行業穩健成長的推動意義已經顯而易見。
記 者:您認為經過十年發展,農資市場正在向理性回歸,回歸的標志是什么?
張科成:我們都經歷了前些年改革開始時的混沌狀態,各種力量暗流涌動。農資價格的劇烈波動,不規范競爭層出不窮,假劣產品屢打不絕。而在改革力量的推動下,一批有實力、講誠信、善經營的企業成長起來,并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企業的崛起,推動了整個產業的進步。
雖然目前的農資價格尚未實現農民滿意的狀態,但其深層原因主要還是生產成本傳導的,這些都是市場經濟中供需矛盾的表現。這種不平衡表明了市場力量的存在,人為或者其他的因素正在減少。農資企業務實發展、科學發展的多了,好高騖遠、人心浮躁的少了,大家都開始意識到了一個企業的成長不是朝夕之事,尤其做農資更要沉下心來。廠商關系進入和諧時期,企業發展思路越加開闊,企業定位越加清晰。
從市場價格的理性回歸到行業發展心態的理性回歸,這些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十年的發展已經證明這種回歸正在加速。
記 者: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我們總能感受到政策的力量,您如何評價這十年國家政策對于行業發展的影響?
張科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政策之手適當調控是應該的,也是合理的。比如國家實行的淡季化肥商業儲備政策,對市場的調控,效果顯著。但是縱觀這些年的一些價格調控政策,不難看出,真正起到調控作用的政策并不多。尤其是國家限價政策更是名存實亡,不但沒有起到限價作用,反而讓農資行業滋生出很多“潛規則”。不過,客觀看待這兩年的出口關稅政策,雖然政策總比市場慢半拍,但還是收到了保護國內化肥資源的明顯效果。
所以,我認為,國家政策本身對于行業發展、對于保護農民利益的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關鍵的是,我們如何讓政策更加符合市場的實際,更加科學合理,從而起到有效調控市場,推動行業穩健發展的積極作用。
記 者:今年以來,農資價格不斷高漲,巨大壓力讓企業、農民都難以承受,這是一個產業內部的系統問題,您認為這種壓力如何化解?
張科成:我認為,出路只有一條,農資價格市場化,大幅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只有從糧價的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解決農資行業的內部壓力,乃至整個農村消費的壓力。
國家目前考慮的是一個國民經濟體,但是畢竟9億農民是中國人口的主體,犧牲一個農資行業的利益來保全農民利益并不可取,而要犧牲9億農民的利益來維護6000萬低保人口的情緒更不可取。提高糧價會牽一發而動全身,而在目前的國民消費市場上,其他物價幾乎都在漲,只有糧價基本平穩,這已經形成了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于政府來講,制定一個完善的經濟政策并不容易,但是這個政策至少應該站在大多數人的利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