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第四代三化螟中等、局部偏重發生,全省發生面積約500萬畝,螟蛾盛發期出現在9月上旬至9月下旬,主要在晚稻幼穗分化末期至破口期為害。其特點是:蛾期長、發生重于去年、分布不平衡。
一、蟲源基數
由于第一、二代三化螟蟲發生偏輕,群眾疏于防治,為第三、四代的發生積累了大量的蟲源。據各地反映第三代蟲源基數較去年同期高,韶關市站調查,發生較重的田塊枯心率為2-3%,畝幼蟲量1500-3000頭;梅縣站調查,發生較重田畝枯心團40-90團,畝幼蟲量514-1158頭,發生呈明顯回升趨勢;興寧縣站調查,畝枯心團一般45-92團,最高260團,畝幼蟲量為562-1150頭,最高3770頭,加權平均586頭,是去年同期的4倍;化州市站調查,一般畝幼蟲量179頭,最高2708頭,為近五年來最高值。
二、水稻生育期
晚稻植期不一,部分地區早熟、遲熟品種混栽較為普遍,穗期不一致,利于第四代三化螟發生為害。
三、氣候條件
預計9月份我省南部沿海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其余大部分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1~2成,主要降水過程有4次,可能有1~2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嚴重影響我省,北部偏北及南部沿海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正常略偏低外,其余大部地區較常年同期略偏高。氣候條件有利于三化螟孵化和入侵為害。
根據當前的蟲源基數及未來的寄主條件和氣候因素綜合分析,若防治不力,第四代三化螟在中等程度發生區將會造成10-15%的產量損失,在偏重發生區將會造成20%以上的產量損失。因此,各地應加強田間調查,掌握三化螟的發生動態,及時準確發出預測預報,為分類指導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來源:廣東省植物保護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