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化肥價格漲勢迅猛,據山西省保德縣消費者協會與工商局的聯合調查顯示,尿素價格平均上漲40%,磷肥價格平均上漲30%,復混肥價格平均上漲25%,如此高的肥價漲勢,再加上種子、柴油、農藥、農膜價格的上漲,農民種田成本每畝增加了30到80元,遠遠高于國家給糧農的補貼。
那么,肥價的瘋漲有沒有給農民的種地觀念帶來變化呢?調查發現,肥價的上漲催生出了農民用肥方面的三大變化。
首先是農民更加青睞測土配方施肥。肥價較低時,不少農民在種大田作物時,總是希望多施一些肥。如今,肥價漲得農民快吃不消了,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民都會選擇測土配方施肥,缺什么肥補什么肥,缺多少補多少,既不會形成浪費,又能科學地向農作物提供營養,對測土配方施肥客觀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其次是中低水肥品種開始走俏。從增產的角度來看,近些年來,高水肥農作物品種相對走俏,然而由于今年商品肥料價格漲勢迅猛,而糧價卻是穩中有降,再加上我國北方十年九旱,高水肥糧食品種需要的投入越來越大,特別是進入生長后期,水肥供應不及時,勢必會影響產量,而中低水肥糧品品種相對來說水肥需求量少,生長日期也相對較短,節省開支,同樣的施肥施水可能產量會更理想一些。因此中低水肥的農作物品種更走俏一些,能相對減少一些對化肥的依賴。
再次是積漚農家肥的熱情又回來了。曾經冷淡了一段時間的農家肥隨著化肥價格的上漲,再度出現走俏,特別是一些進城拉糞的農民,開始享受雙方付錢的待遇,需要掏廁所的企業單位付一部分錢,需要用糞的農民又付一部分錢。而且非常吃香,掏回來的糞不愁賣不掉。而另一部分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民也開始重新積漚農家肥,雖然吃一些苦,出一些力,但既能省下買化肥的錢,又能用上更好的肥料,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