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作為重要農業生產資料的鉀肥價格快速上漲。然而,由于我國在鉀肥定價上的“雙軌制”,造成進口鉀肥與國產鉀肥客觀上的巨大價差,由此導致國家、農民、企業利益受損,流通環節漁翁得利,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倒賣鉀肥牟取暴利的現象,致使國家控制鉀肥價格以補貼農民的惠農政策落空。
巨大價差導致瘋狂倒賣
位于青海省柴達木盆地的鹽湖集團,目前是我國也是亞洲最大的鉀肥生產基地,占國內總產量的80%,預計今年氯化鉀總產量將超過200萬噸。然而,在產量、價格穩步提升的同時,鹽湖集團銷售卻出現了大幅下滑。
截至2008年6月30日,鹽湖集團僅銷售氯化鉀61.9萬噸,沒有實現時間過半、銷量過半。而2007年同期銷售約77萬噸。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受國際市場鉀肥價格持續上揚和國內鉀肥需求量上升的影響,公司基于鉀肥市場價格上漲的預期,因此出現了惜售。
對此,鹽湖集團明確指出,絕非有關傳聞所說的“惜售待漲”那么簡單。“不是我們不銷,是不敢銷。”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小松坦言,“不敢銷”是因為瘋狂的倒鉀行為。“現在我們銷出去,人家就地倒賣。中間至少有800至1000元的價差。銷售出去,錢都讓中間環節掙走了。”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鉀肥市場價格在5000元/噸以上,而國際鉀肥市場價格已漲至1000美元/噸。而目前,國家發改委給鹽湖集團鉀肥出廠價格僅定在4000元/噸。巨額的價差導致了“鉀肥倒爺”的出現。
“現在漫天遍野打電話要鉀肥,連價格都不問。只要能批2000噸鉀肥,馬上就給100萬(元),給中間介紹人20萬(元)。不壓住不行啊!”李小松說。
弊在價格“雙軌制”
據悉,國家為支持“三農”,對國產鉀肥價格由發改委控制,給企業下達指令性計劃的價格標準,企業必須執行。但是,此舉控制了生產環節,流通環節卻沒法控制。
我國是一個貧鉀的農業大國,鉀肥年需求量接近1100萬噸,國內生產量只有300萬噸左右,進口依存度高達70%。因此,國內鉀肥市場價格基本取決于國際鉀肥價格。
我國的鉀肥進口由兩家國內企業負責。有關專家指出,這種進口模式雖然避免了國內企業多頭對外、競相抬價的不利局面,但企業畢竟要追求最大利潤,而且其中一家企業的大股東之一還是外國鉀肥生產商。因此,對眾多的鉀肥企業和農民用戶來說,他們拿到的價格與國際市場價格相差無幾。
“市場是放開的,對我們生產企業的出廠價又是控制的,又回到價格"雙軌制"的年代了。企業因此一年流失幾十億(元)。對國家、對企業都是巨大的損失。既不利國,也不利民。”李小松說。
相反,大量的利益流入一些根本沒有對鉀肥做出任何貢獻的人的腰包。客觀上使國家控制鉀肥價格以鼓勵“三農”發展的惠農初衷落空。
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到了流通商那里,價格都一樣。廣大的農民并沒有因為國產鉀肥價格低而受益。
對企業來講,也是有諸多的弊端。不管是不銷,還是不敢銷,目前生產的鉀肥只能往庫房存,首先是壓住了流動資金,還要給銀行付利息,企業的經營成本在增加。并且庫存畢竟是有限的,到了一定時候,也會成為問題。運力也會成為制約銷售的瓶頸。
那么,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到什么時候?李小松直言“不知道”。他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問題的解決最終需要國家政策的調整。國家應該放開價格,國產、進口一視同仁,把給農民的補貼由暗補變明補,哪怕給企業加大稅收。”
鉀肥價格放開勢在必行
對鉀肥定價問題,作為最大資源地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也認為不合理。海西州常務副州長吳海昆認為,鉀肥企業開發當地的資源,由于資源是國家劃撥,而增值稅實行的是先征后返的政策,對生產企業減免的各項稅、費都是本來應該給地方政府的。結果是資源地幾乎沒有得到任何補償和收益,資源開發和強區富民的和諧共贏成為一句空話。
經濟學博士、現任青海省副省長馬建堂說:“一是農民沒有受益,二是資源地沒有受益,三是生產企業也沒有受益。該受益的群體、部門都沒有受益,只是流通商從中受益了。說明這種定價機制本身已經不符合實際了。”
馬建堂建議,國家統一并放開國產鉀肥價格。繼續征收增值稅,取消增值稅返還政策,稅收由國家直補農民;提高鉀肥生產企業的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建議實行從價征收,所收稅款歸地方,以充分地補償資源;建議征收鹽湖可持續發展基金,用于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這樣,既體現了對農民的補貼,也有利于生產企業擴大生產和資源地受益,同時,也有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馬建堂說。他認為,要善于利用價格信號來處理經濟運行的問題、保證農民利益的問題。企業生產,政府征稅,稅收補貼農民。“由市場決定價格,價格越高,征的稅越多,對農民補貼的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