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縱卷葉螟:7月15日起,四(2)代本地殘留的蟲源發育進入五(3)代成蟲羽化期、加上近期上海地區以西南汽流,以及“海鷗”臺風影響,又有大量蟲源從南方遷入,使本市田間蟲卵量出現突增。根據奉賢區植保站7月15~17日卵巢解剖,其中:一級占15%、二級占25%、三級占45%、四級占15%。
從35個鄉鎮稻田趕蛾數據分析,自7月15日蛾峰突增后,至7月21日全市平均畝蛾已達1450頭,最高3900頭(浦東川沙點),7月17~18日全市普查了195塊稻田,平均畝卵量3.4萬粒,7月20~21日調查90塊田,平均畝卵量6.46萬粒,最高36萬粒(金山區廊下點)。同時根據田間前代殘蟲和天氣趨勢分析,預計峰期將延續到7月25日前后,田間蟲卵量仍有較大幅度上升。7月21日卵粒發育進度調查,一級卵占25%、二級卵占43.75%、三級31.25%,預計這部分卵將在7月22日將進入卵孵盛期,7月23日進入為卵孵高峰期,防治適期在7月23日至25日。
2、稻飛虱:通過7月10~13日的防治,全市大部地區蟲卵量得到有效控制,但局部地區在防治時遇到暴雨沖刷,田間蟲卵量仍較高。目前大部分地區田間灰飛虱畝蟲量在0.65萬頭,畝卵量3.5萬粒,前期防效差的田塊畝蟲量2~5萬頭,畝卵量8~12萬粒,最高32.5萬粒。白背飛虱一般地區畝蟲量2萬頭左右,卵量8萬粒左右,前期防治差的田塊畝蟲量9~12萬頭,卵量30萬粒以上。
3、水稻螟蟲:根據各區縣監測,二代大螟成蟲分別于7月6~8日、7月12~17日出現二個明顯蛾峰,峰期蛾量在18頭左右,最高25頭,預計二代大螟卵孵高峰期在7月20日~25日。二代二化螟于7月13~17日出現第一個蛾峰,峰期蛾量為11頭,預計卵孵高峰期在7月20日后。
來源: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