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鉀肥的價格處于歷史最高位,但國際鉀肥界依然認為中國的鉀肥使用量還會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這個觀點似乎并沒有被目前中國市場鉀肥銷售的清淡所改變。在2008年首屆世界鉀鹽大會上,來自國際鉀肥研究所(IPI)的Hillel Magen 秘書長就中國鉀肥使用、市場發展等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鉀肥研究所長期致力于世界不同地區鉀肥營養的基礎研究工作,在您看來,研究所哪些研究成果值得中國借鑒?
Magen先生:首先,國際鉀肥研究所是一個國際性的研究機構,主要從事鉀營養的研究與技術的推廣工作,我們對世界許多地區鉀肥的使用效果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我們在中國山東、河北等地對玉米的實驗表明,合理使用鉀肥可以獲得很好的產量,而印度在油料和玉米上施用鉀肥也明顯提高了油料的油含量和玉米的蛋白質含量,同時作物病蟲害的發生次數還明顯減少。這說明鉀肥施用不但可以改善作物品質而且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在中國,水稻、小麥、玉米、甜菜上施用鉀肥不但增產而且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在波蘭的試驗表明,干旱條件下施用鉀肥對照產量提高52%~63%,這說明鉀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可以說,這些研究結果對于中國都可以借鑒。
記者: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鉀肥需求是否會繼續增加?
Magen先生:這還很難說,因為這是市場問題,不是學術問題。從我所聽過的一些報告上看,大多數人還是認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鉀肥需求還存在潛力。從今天的報告上,我們看到在中國的一些地區有20%~30%的農民不施用鉀肥,他們對鉀肥知識和使用技術了解得還很少,這也許會是中國潛在的鉀肥需求。
記者:中國目前一些地區確實存在鉀肥知識缺乏,鉀肥使用技術普及不夠等問題,在您看來,中國應從哪些方面入手來解決這些問題?
Magen先生:這個問題很好,IPI與中國多家科研機構合作,在中國許多地方進行了鉀肥肥效試驗,取得了很多有價值的資料。我認為中國首先應繼續發揮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作用,繼續支持各種鉀肥研究機構,以提高鉀營養的研究水平。同時借助這些平臺把鉀肥施用技術知識推廣到農民中,從而改善農作物生產狀況,提高農業收益。另外,中國的企業也應該像美國、加拿大的企業一樣,加入到技術推廣隊伍中,在肥料銷售中將鉀肥使用知識普及給農民。
記者:從去年開始,鉀肥價格上漲非常快,并且主要化肥的價格都在上漲,中國農民已經開始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Magen先生:很抱歉,我對于鉀肥市場經濟方面的研究很少,我只能根據研究來闡明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化肥是作物生長必需的投入,施用量減少將直接帶來作物產量的下降,從而使農民收益降低。我們不希望看到這個問題出現,因為我們研究的目的是讓大家合理用肥,增加收益。實際上,政府應該增加農業補貼,以降低農民的化肥投入成本,穩定作物產量和農民收益。
相關鏈接
國際鉀肥研究所是一個國際性的鉀肥研究機構,該研究機構主要致力于鉀肥施用技術的研究與知識普及工作,主要為政府決策、科學研究、技術推廣機構、農民、銷售商等服務,多年的研究促進了世界各國鉀肥的合理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