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9日),上證指數重挫6.54%,但鹽湖鉀肥、ST鹽湖、冠農股份尾盤卻集體躁動,鹽湖鉀肥逆勢上揚2.7%,ST鹽湖、冠農股份僅微跌0.4%和0.93%。記者獲悉,鉀肥大佬的集體躁動可能與即將出臺的鉀肥價格新政有關。
新的價格政策初步確定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昨天,國家發改委召集相關部委和化肥企業開會,商議新的鉀肥價格政策。初步確定取消鉀肥價格監管,實行對農民直補。按這一政策,鉀肥出廠價有望放開。業內人士稱,具體方案還需上報國務院,獲批后,國內鉀肥價格政策才算敲定。
中國鉀肥三分之二來自進口,中國自產鉀肥跟隨國際市場變化自主定價,一般是在進口鉀肥到岸價的基礎上,每噸降低50-100元。 4月中旬,2008年度國際鉀肥合同價揭曉。供給中國的鉀肥價格離岸價由2007年的每噸170-190美元,提價至570-590美元。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按照新的國際價格,進口鉀肥到岸價要到5000元/噸左右。此時,國內鉀肥僅售3700元/噸,國內鉀肥商蠢蠢欲動想提價。
今年4月底,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加強氯化鉀和復混肥價格監管的通知》,提出對氯化鉀產品的后續提價要進行申報或備案。青海省發改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實行備案制之后,氯化鉀提價,必須得到價格監管部門的同意,否則不能提價。
最早一批按新合同進口的鉀肥已到岸
一位證券界人士告訴記者, 6月初,財政部組織會議,探討鉀肥政策。與會人士對是否提供補貼、補貼哪個環節進行了討論,比如,若提供補貼,是直接補貼給農民,還是補貼給進口商——一些人提出,進口鉀肥價格暴漲,進口商成本增2倍,若要控制到岸報價,應該彌補進口商的成本損失。最終,由于不同部門之間的意見存在著較大分歧,難以形成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占國內鉀肥產量八成以上的鹽湖鉀肥上報了新的鉀肥價格,但未獲批復。分析人士稱,若鹽湖鉀肥報價與國際價格接軌的話,它的報價應在4800-4900元/噸,遠高于一季度均價。
一位證券界人士稱,中國進口鉀肥多,鉀肥價格由國際決定,如果控制鉀肥出廠價或到岸價,也無法控制流通環節不漲價,最終到農民手上,鉀肥價格仍然很高;若放開價格,直補農民,則可避免這種尷尬。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最早一批按新合同進口的鉀肥已經在6月初到岸,但量較少,約為2萬-3萬噸。中農、中化等負責鉀肥進口的單位,已經按新的進口成本,向國家發改委上報了2008年新鉀肥價格,價位在4900-5000元/噸之間。
招商證券分析師魏濤認為,樂觀估計,若政府不補貼或采取直補農民的方式,即采取放開鉀肥市場價格的策略,那么參照2008年新進口合同價保守估計,下半年國內企業氯化鉀新的售價將達到47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