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磷肥、硫酸行業第十六屆年會上,記者了解到,進入5月份之后,國內部分磷肥企業已陸續限產或停產檢修,而云、貴、川、鄂等主要產磷省的許多大型企業也準備在進入6月份后減產或停產,磷肥行業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這是企業無奈下的選擇。國內磷肥產能約有2000萬噸(折P2O5,下同),今年產量預計1450萬噸,國內需求量1200萬噸,產量過剩250萬噸。DAP、MAP、NPK產能都嚴重過剩。DAP產能1300萬噸,今年產量預計800萬噸,國內需求量只有550萬~600萬噸,多出200~250萬噸;MAP產能超過1400萬噸,今年產量預計1000萬噸,國內需求650萬噸左右,多出350萬噸;復混(合)肥到去年6月底,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4400多家,產能超過2億噸,無證企業還有很多。今年預計產量5500萬~6000萬噸,也超出了國內需求量。目前湖北許多擁有磷礦資源的民營企業正在盲目發展MAP和NPK,有的還要建60萬噸DAP及配套的80萬噸硫酸、30萬噸磷酸及磷礦采選裝置。
而磷肥消費情況是:出口基本停滯,國內消費也呈下降趨勢。一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實行的化肥宏觀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國內的化肥價格,但是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內多余的產能不能適量出口,難以消化高價進口硫磺和氯化鉀的費用,勢必影響企業的發展。國家應當在優先保證國內需求的基礎上,在用肥淡季適當準予適量出口,給磷肥企業或整個行業喘息的機會。
從目前來看,限制出口對國內價格有平抑作用,但磷復肥價格上漲是由于生產成本大幅度上漲,而磷復肥生產成本上漲是由于國際硫磺和鉀肥價格暴漲造成的。中國磷復肥退出國際市場,國際磷復肥價格要繼續上漲,硫磺、鉀肥也要跟著上漲。而國際硫磺和鉀肥價格是中國政府無法控制的。
與會的大多數企業家都認為,下半年可能出現的減產與停產對于行業的影響不好估量。但大家的共識是,中國磷復肥必須在優先保證國內需求的基礎上適量出口。
業內人士建議:今后的產業政策也應該朝著更有調控余地的方向發展。“一放就亂,一關就死”的一刀切政策顯然是不適合行業健康發展的。理想狀態是在政策的監管下,行業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搞好產業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