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來,國際國內市場化肥價格節節攀升,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的價格分別升至2100元、3700元、4200元和3500元每噸,這將對小麥乃至整個農業生產產生重要影響。
對此,國家小麥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研究員沈阿林等提出了應對化肥上漲的小麥施肥方案。“根據我們的調研與田間研究的結果,目前全國不少農區盲目施肥的現象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化肥減施的空間較大。通過采取一些確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可以緩解目前因磷鉀肥價格上漲對農業生產帶來的負面影響!
沈阿林建議,增加有機肥資源的施用。長期以來有機肥料一直是我國農業磷、鉀素的主要來源,但近年來隨著化肥的施用量不斷提高,有機肥料在肥料投入中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導致了土壤鉀素的虧缺程度及虧缺面積均呈增加趨勢。大量肥料效應或長期定位試驗結果充分肯定了有機肥料對提高土壤速效磷、鉀含量以及平衡氮磷鉀營養的重要作用。因此,可采取相應政策措施鼓勵農戶施用包括畜禽糞便、食用菌廢棄物、秸稈堆肥、沼液沼渣等在內的有機肥料。
同時,加大秸稈還田的推廣力度。秸稈含有大量的碳素和氮、磷、鉀養分,玉米莖稈部分的鉀素含量占80%以上,小麥莖稈部分含鉀量將近90%。在秸稈腐解過程中,通過養分的轉化及對土壤養分的活化,可改善土壤養分的供給狀況。因此,秸稈還田可以代替鉀肥,如果將其還田,基本可以滿足一般作物需求,只要連年還田或隔年使用,沒有必要每季使用化學鉀肥。
此外,根據生態條件進行合理輪作。通過合理輪作可以緩解鉀營養虧缺問題,這是通過不同作物對鉀素需求不一,作物間相互補充的特點。因此,減少單一作物、連作或重茬,利于作物吸收養分平衡。休閑地塊應提倡種植有機綠肥,做到用養結合。
沈阿林還提出了合理用好有限磷鉀化肥資源的技術措施。首先,不同作物之間對磷鉀營養的需求量差異很大,利用這一特點,將化學鉀肥優先施用在需鉀較多的偏好性作物如棉花、薯類、煙草等,優先施用在旱地作物和冬季作物以及生育期長的作物上。其次,針對不同地力水平的土壤和不同作物產量目標,進行分類指導施肥。對于高產土壤,可以少施磷鉀肥料;對于中低產土壤,特別是在高產超高產目標下,應增施磷鉀肥,同時確保氮磷鉀營養平衡增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