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一過,荊楚大地的農民們便開始了春耕。記者在走訪中很多農民反映,肥料的價格上漲幅度讓他們難以承受。
有資料顯示,2007-2008年主要農資價格對照,尿素從1900元/噸上漲至2100元/噸,漲幅為10.5%;國產二銨從2900元/噸上漲至4600元/噸,漲幅為58.5%;進口二銨從3000元/噸上漲至5000元/噸,漲幅為66.6%;國產硫酸鉀從2000元/噸上漲至4000元/噸,漲幅為100%;進口硫酸鉀從2400元/噸上漲至4400元/噸,漲幅為83.3%;氯化鉀從1800元/噸上漲至3600元/噸,漲幅為100%;復合肥從2500元/噸上漲至3500元/噸,漲幅為42%。
肥料上漲的深層原因是什么?農資企業壓力何在?記者采訪了湖北省某農資企業的執行總裁王偉。
原材料價格上漲是主因
“肥料價格上漲有多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農資企業和農民感受是一樣的,價格的上漲超出了我們的預想。”王偉說。
王偉針對復合肥的三種原料,氮、磷、鉀肥料上漲的原因作了分析。
生產氮肥需要天然氣和煤,近年來天然氣和煤的價格持續上升。我國是以煤為主來生產氮肥的,煤價的上升直接拉高了氮肥的生產成本。
作為基礎能源,煤價牽一發而動全身。“煤價的上升又有多種原因,所以每一種肥料價格的上升原因都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國際國內等深層次原因。要分析肥料價格上升的原因就不得不分析煤炭價格上升的原因。”王偉說。
煤炭漲價聲音再次傳來。據了解,目前山西潞安集團、陽煤集團、同煤集團、焦煤集團以及一些地方煤礦均已提出漲價要求,平均漲幅在每噸30-50元之間。今年中國南方一些省份遭遇了惡劣的雨雪災害天氣使能源供應出現較為緊張的局面,而近年來煤炭需求持續上漲,供不應求的現象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同時進入2008年以來國際煤炭價格一路飆升,暴漲近50%,致使國內煤炭企業提出漲價要求。
“煤價不斷上升,使煤價處于不穩定狀態,這樣煤炭企業不愿意和我們簽訂長期的合同,這樣也使肥料的價格處于浮動的狀態。”王偉說。
另外據王偉分析,受年初雪災的影響,農作物需要大量補充氮肥,較往年相比,氮肥需求量上升。煤炭價格同時也受肥料市場需求的影響而出現波動。
“氮肥原料出廠價格在年前是1800元/噸左右,而現在漲到2000元/噸左右,而且經常是拿錢買不到原料。”王偉說。
磷肥的價格也一路飆升,它是氮、磷、鉀三種肥料中價格上升最快的一種。生產磷肥的主要原料是硫磺,原料價格的上升是磷肥價格上升的根本原因。
據了解,2007年初硫磺的價格是54美元/噸,而2008年初價格上升為600美元/噸。就是目前與年初相比,硫磺的出廠價格又已經上漲了千元以上。硫磺占磷肥生產成本的50%-60%,如果按照每噸磷酸二銨消耗0.5噸硫磺計算,2008年我國磷酸二銨的生產成本將比2007年增長2000元/噸左右。
而硫酸銨由于硫磺價格增高,漲幅達到100%。磷肥價格增長幅度更大,磷酸二銨漲幅達到100%,磷酸一銨漲幅達到89%,由于大量出口,這兩種產品都缺貨,部分企業已經停止報價,市場上有價無市。過磷酸鈣的價格也上漲了85%,由于養分含量低,運輸成本相應較高,所以部分市場的零售價漲幅更高。同樣受硫磺漲價的影響,硫酸鉀的價格大幅增長,目前已經超過4000元/噸。
“磷酸二銨每噸的成本要增加2000元左右,去年是1500-1700元/噸,現在要4000元左右/噸,還往往拿不到貨。過磷酸鈣去年是350-400元/噸,現在要700元/噸,而且價格還在持續上升。”王偉說,“磷肥價格上升也有其他原因,比如出口量增加。”
從國際市場來看,我國硫磺產能不足,對外依存度達70%,目前國際市場硫磺供應緊張,加拿大、中東、俄羅斯2008年對我國硫磺供應都將減少。而我國市場需求量大,在供應緊張和成本上漲的多重因素驅動下,造成了國內磷肥價格上漲。
鉀肥價格一并上漲。鉀屬于資源性礦產,世界主要鉀資源位于加拿大和俄羅斯地區,我國年需求量在600余萬噸,但生產量卻只有240余萬噸,我國鉀肥資源匱乏,70%以上需要進口。2007年,我國進口氯化鉀941.3萬噸,同比增長33.5%,占當年化肥進口總量的80.6%。
我國市場鉀肥受國際市場價格左右,沒有定價主動權。而國際鉀肥巨頭近來已和印度最大進口商達成協議,2008年進口鉀肥價格由2007年的375美元/噸上漲至2008年的625美元/噸。
同時市場需求的增加給價格帶來上漲了空間。鉀肥供應出現短缺,從2007年開始,國際鉀肥需求開始提升,需求增速達到了4%-5%,目前,全球鉀肥供應缺口大致每年在500萬噸左右。
“鉀肥可以說是企業壓力最大的一塊,國際市場的價格一直波動,而且談判進入僵局,價格非常不穩定,使生產企業無所適從。去年的價格是2200元/噸,年前是3200元/噸,現在報價已突破4000元/噸,但仍出現有錢買不到貨的情況。現在報價比較亂,我們生產企業不敢貿然進貨。”王偉說。
另外運輸成本的上升也抬高了企業成本。
關稅難抑出口
國內肥料價格上升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公告,規定自4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過磷酸鈣和鉀肥將征收30%的出口暫定關稅。
此外,對尿素自1月1日至3月31日實行30%的暫定關稅;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35%的暫定關稅;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行25%的暫定關稅。對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銨及磷酸二氫銨與磷酸氫二銨的混合物自1月1日至3月31日實行20%的暫定關稅;自4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30%的暫定關稅;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實行20%的暫定關稅。
國家繼2007年6月以來,連續4次上調部分化肥出口關稅,目的是抑制國內化肥價格繼續上漲,以及保障國內用肥穩定供應。但這對于化肥出口的影響并不太大,受國際市場影響,化肥出口仍有利可圖。
“以磷肥為例,對于企業而言,出口的利潤更高。國際磷肥價格在880-900美元/噸左右,國內出廠價為4000元/噸,執行新的關稅,出口仍有較大的獲利空間。磷酸二銨我國離岸價已漲到800元/噸,每噸磷酸二銨出口可有200多元的利潤。出口利潤比國內高,當然抑制不住出口,使國內供應緊缺。”王偉說。
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07年中國出口尿素、磷酸一銨和磷酸二銨創歷史最高紀錄。數據顯示,2007年1-12月中國共出口尿素526.3萬噸,同比增長284.9%;出口磷酸一銨193.4萬噸,同比增長307.1%;出口磷酸二銨197.1萬噸,同比增長150.8%;出口三元復合肥60.8萬噸,同比增長211.7%。
據了解,化肥的大量出口與硫磺等原料成本增長同時拉動了我國化肥價格,與2007年初相比,2008年初我國氮肥價格明顯增長,尿素增長6%,碳酸氫銨增長30%,氯化銨增長54%,而硫酸銨由于硫磺價格增高,漲幅達到100%。磷肥價格增長幅度更大,磷酸二銨漲幅達到100%,磷酸一銨漲幅達到89%。由于大量出口,這兩種產品都缺貨,部分企業已經停止報價,市場上有價無市。
王偉認為,關稅雖然能緩解出口的壓力,但是從市場走勢來看,國際市場的肥料價格不斷上升,勢必會刺激國內肥料生產企業繼續出口,國內肥料價格仍會受出口的影響持續走高。
企業壓力增大
行業或許洗牌
“由于原料價格的不穩定,企業的壓力很大。”王偉說,“壓力主要來自于這幾個方面:肥料供求緊張,原材料價格混亂并不斷上升,成本上升使企業資金鏈緊張。”
“原材料價格的上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加上年初雪災的影響,多數肥料企業都沒有囤貨,今年一到春耕季節,企業對原材料的需求大增,而且集中,原材料供應壓力增加,很多企業都拿不到原材料,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另外原材料報價混亂,企業不敢大量買進,”王偉說,“同時因為價格變動得太快,有些原材料企業出現惜貨情況,很多時候肥料企業都是拿錢買不到原材料。”
原材料的供應和價格混亂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企業生產不穩定就直接影響市場。據王偉介紹很多企業都減少了生產線,降低了產量。
企業一方面經受成本上升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考慮農民承受能力和企業間的價格競爭。“現在國內的肥料企業和銷售渠道的利潤并不是很大,肥料加工企業主要靠規模,單噸利潤才幾十元。價格稍微把握不住就會出現虧損,而且因為現在原材料的價格不穩定,我們也不敢輕易給銷售商報價。”王偉說。
據了解,現在肥料銷售渠道的利潤也隨著運費上升、成本拉高而被攤薄。銷售商年前儲貨不多,而現在拿貨困難,擔心出現肥荒;同時又擔心現在淡季高價儲貨,而到了旺季卻再次出現低價銷售的情況。另外不少銷售商對農民收入估計不太樂觀,種田成本上升和生活消費成本上升使農民購買能力下降,對今年肥料的銷售信心不強。
另外企業受限價等政策的影響,利潤受損。“企業的壓力來自兩頭,計劃和市場,就是生產原料價格已市場化,但肥料等受國家限價政策的影響。企業利潤已攤得很薄。”王偉說。
市場準則受到干擾。據王偉介紹,原材料供應企業、肥料加工企業及銷售商之間都不敢簽長期購銷合約,即使簽訂了長期合約,也時常因為價格的變動而出現違約情況。“今年復合肥的價格就變動了好幾次,原材料也一樣,一個月就有幾次變動,根本沒法定合約。現在買原材料就像一場賭博,如果年前大批購進的話,現在就賺多了。但年前價格上漲,不穩定,很多企業又處于觀望的狀態。現在原材料價格太高,企業又不敢大量買進。而且原材料的漲價,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資金鏈上是一個考驗,很多小企業更大的壓力在于這一方面。”
王偉認為,現在肥料行業已到了以資源為主的競爭階段,會出現控制資源礦產的企業巨頭,而現階段經過原材料價格混戰之后,會出現一批中小企業倒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