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植保資訊 > 正文

四川春季小麥田間管理技術對策


農資網 2008年3月27日 18:08 【

四川省2007年小麥秋(冬)播面積為2100萬畝左右,比2006年略有增加。由于優良品種比例上升、覆蓋面擴大,播期比較適宜,投入有所增加,冬季土壤墑情較好等諸多因素,前期基礎較好。為了奪取今年小麥豐產增收,針對目前的長勢情況,通過分析有利與不利因素,提出春季麥田管理技術意見,供各級領導和農業主管部門參考。
  一、四川小麥苗情現狀及有利與不利因素
  1.小麥苗情現狀
  據2007年12月中旬抽樣調查,盆地小麥平均單株分蘗0.5個、畝莖蘗數25.6萬。由于播后1個月的氣溫高、降雨少,使麥苗長高不長粗、分蘗少。在所調查的田塊中,分布均衡、分蘗較多、壯而不旺的“一類苗”占26.5%,播種質量和生長勢中等的“二類苗”占45.7%,分布不勻、分蘗少、長勢差的“三類苗”占27.8%。
  盆地小麥已于1月中旬先后拔節,當前處于小花分化前中期。葉齡普遍在5.5~7葉,株高35~60厘米,小分蘗開始逐漸死亡。從總體上看,由于近期雨水較多,長勢普遍較好,尤其是旱坡地的小麥苗架優于去年。
  2.有利因素
  (1)品種結構得到顯著改善  連續3年的小麥良種補貼,大大促進了優良新品種的推廣應用。目前生產上種植面積較大的品種包括川麥42、川麥44、川麥47、內麥8號、川農19、川育19等,其中大多數品種高抗條銹病,部分兼抗白粉病,為提高四川盆地尤其是川中丘陵麥區的整體抗病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
  (2)冬季土壤墑情總體較好  從2007年9月到現在,除了播種后的1個月之外,雨水總量較上年同期增多,整體分布也較均衡,就連傳統旱區的麥田墑情都比較好。特別是今年1月中旬以來持續的雨雪天氣,進一步增加了土壤水分儲備,對中后期的小麥生長發育十分有利。
  (3)農民種糧積極性有所提高  受全球和全國糧食供求的影響,四川小麥價格上漲較快,目前每公斤在1.5~1.6元左右,比去年夏收時上漲10%以上。同時,由于玉米價格漲幅較大,多數農民用小麥替代玉米做飼料,也間接提高了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小麥播種面積有所擴大,投入明顯增加。
  (4)科技示范力度有所增強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從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科技投入,依靠科技促進增糧增收。小麥科技增糧工程、農轉資金、高產創建活動等,都有利于提升大面積小麥生產水平。
  3.不利因素
  (1)農民的田間管理意識較淡薄  近年來,農民的收入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種植業收入所占比重越來越低,多數地區已不足20%。外出打工的農戶比例在70%以上,生產活動主要由婦女和老人承擔,生產管理越來越粗放。防病治蟲不及時,往往是到了非治不可的時候才開始用藥,效果很差。
  (2)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  受整體物價形勢的影響,農業生產資料特別是肥料、農藥等關鍵物資上漲較快。當前價格與2007年上半年相比,尿素上漲了17%,磷銨上漲了100%,鉀肥上漲了50%以上,草甘膦上漲了80%,治蟲農藥上漲幅度相對較小。農民覺得田間管理不僅費神費力,而且還要增加較多的成本,總體上“劃不著”。
  (3)基層農技服務力量較弱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基層農技服務力量不斷減弱,鄉鎮一級的農技服務人員越來越少,深入農戶、深入田間的調查研究和咨詢服務越來越少。農民無法得到及時、到位的技術指導,影響了田間的精細管理。
  二、四川小麥春季管理技術對策
  1.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及防治對策
  小麥條銹病是威脅四川小麥生產的第一大病害,流行頻率較高,危害損失重。盆地內一般12月中下旬始現,感病后不斷發展形成中心病團,3月中下旬進入流行期,4月上中旬遇適宜條件即會迅速蔓延,加重危害。在合理布局品種和藥劑拌種基礎上,應在2~3月份抓好中心病團的防控和4月份的噴藥防治工作。
  赤霉病在我國黃河以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流行頻繁。四川則以氣溫較高、春雨較早的川東南地區發生較重,盆地西北部屬中等發病區,但如遇春雨較多年份,也可能出現中度以上流行。赤霉病以開花期一次侵染為主,其流行程度與開花期的溫濕度和降雨密切相關。由于缺乏抗病品種,因此花期防治是關鍵。赤霉病危害不僅降低產量,而且嚴重影響品質,但由于病征出現時間較侵染時間滯后,往往容易被忽視,須引起高度重視。
  蚜蟲是四川盆地第一大小麥害蟲,目前以禾縊管蚜為優勢種。禾縊管蚜不耐低溫,耐高溫高濕,繁殖力強,當2月下旬氣溫回升后,在小麥拔節至孕穗期蟲口激增,乳熟期達到高峰。麥芽危害不僅造成葉片發黃,籽粒干癟、味苦,而且誘發煙霉病和傳播黃矮病,使危害損失加重。蚜蟲具有遷飛性和集群危害的特點,需重點加強調查測報和統防統治工作。
  2.雨雪冰凍天氣對小麥的影響及技術對策
  自1月20日以來,四川盆地遭遇持續雨雪冰凍天氣,平均氣溫僅2~5℃,比同期偏低3~7℃,最低氣溫-1~-3℃。
  四川盆地小麥在1月中旬先后拔節,在遭遇雨雪低溫階段多數小麥葉齡為5~7葉,處于小花分化的前中期。據不完全調查,盆地大部分區域的小麥受害很輕,葉片呈現輕度灼傷、變紫或發黃。部分雪量較大、冰凍嚴重的區域,以及生長勢較差、營養不足的田塊受害相對較重,全田葉片發黃,少數植株葉片黃白干枯,但均未出現莖蘗凍死現象。
  盆地氣溫自2月初即開始回升,絕大部分區域冰雪消融,對受到凍害的麥田應及時追施速效氮肥,有條件的地區補灌拔節水,同時加強中后期的肥水管理,防止早衰。
  3.干旱對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及管理對策
  四川盆地雖然周年雨量較豐,但時空分布不均,春夏干旱頻繁。春夏旱最大頻率中心位于綿陽、簡陽、威遠一帶,呈東北—西南向的狹長地帶。拔節到抽穗是小麥水分臨界期,若遭遇缺水,將影響小花分化,降低穗粒數和成穗率,而灌漿成熟階段遭遇干旱將降低粒重。盆地丘陵小麥相當部分分布在耕層淺、土壤瘠薄的坡臺地上,干旱和瘠薄往往產生疊加效應,為害十分嚴重,常常造成干旱頻發區小麥嚴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
  在改善農田基本條件、選用抗旱品種和搶墑造墑播種等基礎上,小麥中后期的抗旱對策是:①充分利用集雨微水工程,進行澆灌、噴灌;②噴施成膜化學物質,如成膜反光劑,以抑制水分蒸發,在輕度~中度干旱情況下,具有一定的抗旱效果。
  三、春季小麥分類管理技術對策
  1.平原麥區春管技術
  四川盆地雖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但絕大部分田間并無積雪,春季氣溫回升較快。對弱苗和受雨雪冰凍影響的田塊,應抓緊灌拔節水,并畝追施5~10公斤尿素,促進大分蘗生長和提高成穗率。
  群體較大的旺長田或植株偏高的品種,重點需要控高防倒。可噴施矮壯素(CCC)或矮豐之類的生長延緩劑,以降低株高。在小麥拔節初期使用最為有效,但目前使用仍有一定效果,應抓緊進行。
  平原麥區的條銹病和白粉病相對于丘陵麥區要輕,但赤霉病和蚜蟲為害較重。開花期應噴藥預防赤霉病,中后期強化蚜蟲的測控預報和統防統治工作。
  2.丘陵旱地小麥春管技術
  丘陵麥區以旱地小麥為主,尤其需要加強坡地小麥的抗旱管理。坡地小麥受前作(甘薯)收獲的影響,相當部分播種偏遲,群體偏小,加上耕層瘠薄,后期易受干旱影響。對長勢弱、缺肥的地塊,當前的首要任務是追肥,每畝追施尿素5~8公斤,以促進生長和小花分化。盆地主要麥區有效磷普遍較缺,多在10 毫克/公斤以下,黃壤更是低于5毫克/公斤。所以,在追肥時最好以尿素和磷酸二銨混合施用。從目前到成熟階段的抗旱措施是:①施用化學物質,如利于抑制地上部、促進地下部生長的矮壯素,或抑制水分蒸發的成膜反光劑等;②充分利用集雨微水工程設施,在遭遇干旱時及時補水御旱。
  條銹病防治是丘陵旱地小麥管理的又一關鍵。2月中下旬大面積尚未發病,防治已出現的中心病團是重點;2月底至3月下旬,對發病田塊進行噴藥防治,以控制病害蔓延與流行;進入4月份,小麥正處于灌漿階段,功能葉片一旦感染條銹病,將對產量造成極大影響。因此,病情較重的田塊應噴藥防治。可供選擇的藥劑較多,如三唑酮、敵力脫、百理通、粉菌特等。
  丘陵旱地小麥的白粉病也不可小視。如果2~3月份氣溫偏高,降雨較少,則發病往往趨重。對易發、常發區域,特別是感病品種,應于孕穗抽穗期病莖率達到10%~20%時及時噴藥,重者隔1周左右噴施第二次。視發病時期可結合其他病蟲害的防治一并進行,以節約人力。
  3.丘陵下濕田小麥春管技術
  丘陵下濕麥田的病蟲害防控與旱地麥相似,重點是條銹病、白粉病。與此同時,下濕田特別需要進行清溝排濕,注意養根護葉,提高養分吸收能力。(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湯永祿  研究員)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