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已至。在南方剛剛發生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農業和化肥企業生產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如何保障今年春耕期間化肥的生產供應、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成為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通過對代表委員的采訪,記者感到,醞釀已久的化肥市場化改革,已經到了水到渠成的時候了。
農民收入可以承受了
近年來,關于我國化肥產業市場化改革的問題已提上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有關部門也早已印發了征求意見稿。目前比較公認的方案是:分步驟取消對化肥生產實行的優惠政策,即先取消天然氣優惠,再取消電力及運輸優惠,然后取消增值稅優惠,并對農民種糧實行直接補助。但正式的改革方案至今還沒有出臺,那么改革步伐卡在哪里?
記者曾就化肥體制改革進程問題,采訪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陳錫文。陳錫文長期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他結合自己長期研究農村問題的心得談了以下要點:一、化肥產業市場化改革是發展方向;二、這個改革要逐步地進行;三、改革方案還在完善中,主要考慮因素是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化學工業公司總經理助理殷云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了要促進農業穩步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化肥市場與此密切相關。近年來由于供求矛盾突出,資源價格漲幅過大,化肥成本大幅上漲,大部分廠家和經銷商對后市很是迷茫,壓力很大。盡管國家宏觀調控對于目前的價格漲勢可能起到抑制的作用,但是原料推動的化肥價格漲勢短時期內很難逆轉。價格是一調再調,而銷售市場從生產廠家到經銷商都開始出現滯銷現象。全國化肥尤其是復合肥市場進入冬季,部分企業已經“冬眠”。目前春耕即將開始,但復合肥市場存儲量并不高,將難以滿足春耕的需求。由于成本上升,復合肥價格也超出了農民的購買能力。
面對復合肥企業的艱難狀況,殷云飛說,市場的問題還應靠市場解決。應該說,近年來國家為了保護化肥生產,出臺了一些對化肥行業有利的稅收政策,如2001年就規定除尿素以外的氮肥、除磷酸二銨以外的磷肥、鉀肥等免征增值稅,今年起又對磷酸二銨免征增值稅。但目前市場形勢更復雜了。如今年以來,受國際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國際鉀鹽、硫磺供應趨緊,價格猛增,導致復合肥生產企業成本猛增,已嚴重影響了我國企業的生產。為了限制國內資源的大量外出,保證國內化肥的市場供應,緩和國內市場磷肥價格不斷走高的局勢,國家發改委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免除對硫磺1.5%的進口關稅,同時對生產企業進口硫磺免征13%的生產增值稅。前者已得到執行,后者卻沒有執行,目前復合肥企業仍然不堪重負。殷云飛認為,只要有關政府部門對化肥生產和供應真正引起重視,采取切實措施,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兩位代表一致認為,解決制約化肥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根本的一條要靠深化改革,不改革是沒有出路的。
補貼無法代替改革
3月6日,財政部長謝旭人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指出,“三農”投入是今年預算安排的重點,將突出地加強農業基礎,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央財政今年預算安排用于“三農”的各項支出合計達到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增長30.3%。同時,加大了對農民的各種直接補貼,今年預算安排1335.9億元,比去年增長23.4%。其中對農民的農資綜合補貼482億元,增長206億元。
謝旭人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用于支持農業生產的支出預算達到3044億元,比去年也有大幅度的增加。著重用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以及小型病險水庫治理加固等方面的工程,加大農業綜合開發,支持糧食主產區、重點產田改造以及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和完善對產糧大縣的獎勵政策,落實退耕還林后續政策。
記者了解到,為支持農民搞好春耕生產,支持雨雪冰凍災區災后重建,財政部已于2月20日將今年633億元農資綜合直補及糧食直補資金一次全部提前撥付到省,并督促各省盡快將資金撥付到位,力爭春耕前將補貼資金一次性全部直接兌付到農戶。
繼2月20日一次性下撥了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資金633億元后,中央財政又于近日下撥了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等專項資金123億元。為恢復南方在這次雪災中的農業損失,中央財政下撥農業救災資金33億元,支持各地開展春耕備耕和農業抗災救災、恢復重建。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撥付各類支農資金近8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解決“三農”問題,當然不能靠中央財政永遠補貼下去。這幾年國家加大投入的目的,是要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性互動格局,探索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首當其沖的,是要解決制約化肥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不進行化肥市場化改革,“三農”問題也不能真正解決。
那么,近年來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如何?記者從國家發改委提交人大代表審議的《關于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了解到,這兩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的增長幅度是非常大的。2007年中央政府對“三農”的總投入是4318億元,比2006年增加了801億元,這可能是歷史上對“三農”投入增加數量最多的一年。2008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可能是超過千億元的增長。
由于政府投入加大,農村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農民收入增速加快,收入水平邁上新的臺階。2007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40元,比2006年增加553元,是歷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義收入增長15.4%,實際收入增長達到9.5%,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
可以說,農民收入的增加,為我國化肥產業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企業改革迫切性更強
穩步進行化肥產業市場化改革,同時在一個時期內保持國家化肥產業政策的穩定,幾位來自化肥企業的人大代表對國家這一舉措表示贊同。
新當選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開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屈慶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2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發布了關于做好今年春耕化肥生產供應工作的通知,確定了保障春耕化肥供應的大政方針。在此通知發布之前,國家發改委召集化肥企業開了征求意見會,表示國家在對尿素、磷酸二銨進行限價的同時,對生產企業的稅收、煤、電、運的優惠政策給予保證。目前,這些優惠措施企業都真正享受到了。國家的化肥生產優惠政策確保了企業的盈利,企業是贊同的。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化肥企業的實力普遍大大提高。
在這次會上,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發出了“認真執行化肥價格政策,切實保證化肥價格穩定”的倡議書。倡議所有化肥生產企業要以維護農民利益的大局為重,積極發展生產,自覺控制出口,保證國內市場化肥供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化肥價格政策的規定,不超過國家規定的化肥最高出廠價格,不哄抬化肥價格,不變相漲價,為維護化肥市場價格穩定做出更大貢獻。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發言,表示積極響應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發出的倡議,千方百計擴大生產,保證化肥市場供應,嚴格執行政府規定的化肥價格政策,加強價格自律,以實際行動維護化肥市場價格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