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格執行化肥價格政策提醒會上的講話
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聯合緊急邀請了30家氮肥企業召開“嚴格執行化肥價格政策提醒會”。30家企業尿素產量約占總產量的一半,受邀請的企業都非常重視,盡管年底很忙,但各企業的領導全部準時出席。這次會雖然是臨時決定召開的,但非常重要,因為這是落實國務院“全國保障市場供應、加強價格監管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一項具體行動,也是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加強宏觀調控,堅持“好”字優先,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總體要求的一個工作部署。剛才,宣讀了協會向全國氮肥企業發出的《倡議書》,云天化的代表就貫徹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響應協會倡議發了言。 全球糧食形勢緊迫 當前,國際上是怎樣評論全球糧食形勢的?最近《人民日報》發表一篇記者文章,題目是《限制糧價 凝聚全球目光》,文章指出:2007年以來,全球小麥價格飛漲112%、大豆猛漲75.1%、玉米上揚47.3%、大米升高3.1%。其中小麥和玉米價格達到近十年來最高價位。各國用于進口糧食的花費增加2%,高達7340億美元,創十年來最高紀錄,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糧食進口增加支出高達5%以上。 2007年5月4日,日本《每日新聞》以《世界糧食供應亮“黃燈”》為題,指出世界糧食供應趨于惡化的擔心正在全世界蔓延,“世界的糧食庫存率正在減少,已經開始出現與(被稱作糧食危機的)上個世紀70年代相類似的情況”,“谷物庫存率在1999年時為31.6%,至2006年已降至15.5%”。“日本糧食自給率顯得突出的低,僅為4%。一旦世界糧食供應出現惡化局面,日本則難以自保。”2007年11月,西班牙《改革》周刊以《世界史無前例的糧食危機》為題,指出“全球糧食儲備已降至35年來的最低水平”,“美國和拉美的糧價上漲了10%,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糧食價格上漲了25%”。2007年12月18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報道聯合國糧食組織總干事迪烏夫呼吁“世界各國立即采取措施應對糧食危機”。由于氣候變化帶來的重要產糧區糧食產量下降、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使很多農田變成牧場,對生物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及人口增長,使“世界糧食供應正以從未預見過的、史無前例的速度減少”。去年,世界小麥儲備減少了11%,是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僅夠世界人口12周的消費,玉米儲備也只夠使用8周。 2007年12月31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文章《為何廉價糧食時代已結束》,說“2006年世界糧食價格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各種跡象表明,糧價會繼續上漲。專家說,廉價糧食時代已結束”。指出2007年美國用多達30%的谷物生產乙醇,是2006年的兩倍。2008年1月日本《選擇》月刊發表《“三農問題”阻礙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文章,指出“現在中國的糧食自給率為97%,對進口的依賴程度還很低,如果中國稍稍提高糧食進口比例,那么會給國際市場造成很大壓力,引起世界性的價格波動”。針對國際糧價的上漲,很多國家采取了限制糧價、維護糧食安全的措施。日本建立了保護調控價格措施;泰國雙管齊下壓糧價,商業部把產品列入管制商品,任何漲價行為必須經過批準,同時向百姓提供物美價廉的食品;印度對貧困線以下居民發特殊證明,免費和半價購糧。 中國糧食連續三年增產,實現供求的長期平衡形勢任重道遠 中國政府長期重視農業基礎地位,特別是近幾年在中央“三農”工作的方針指引下,在解決糧食安全方面取得了令世人信服的成就。從2004年以來糧食連續4年增產,去年總產量超過10000億斤,打破了歷史上最多連續二年增長的紀錄。現在國家糧食儲備增加(占當前消費量的35%以上),糧食自給率一直持續在95%以上,是糧食凈出口國。但是,中國是13億人口的大國,人口的繼續增長,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對農產品需求的增長、耕地的減少、淡水的短缺、生態的惡化等等,對實現糧食供求的長期平衡構成了嚴峻的威脅。2007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堅守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這是黨和政府為了子孫后代長遠生計負責的一種體現,也是一個大國對世界承擔責任的一種體現。18億畝耕地,僅相當世界平均水平的40%;淡水資源更少,僅相當世界水平的28%。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完成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確實需要全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不懈努力而為之奮斗。2007年12月22日~23日中央召開了農林工作會議,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都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重要指示。針對世界糧食變化的嚴峻情況和中國農業發展的實際,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面部署了2008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做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將糧食生產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自2006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農產品價格進入新一輪波動周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產品價格經歷了五輪波動,這次是第六輪波動。與前五輪比較,這輪價格上漲的形成機理比較復雜,既有國際價格上漲的指導作用,也有農產品生產成本上升的推動影響;既有農產品需求結構升級的拉動因素,也有動物疫病突發的作用。這輪價格上漲與往次比有三個不同:一是過去以糧價上漲為先導,這次以豬肉價格上漲為先導。從2006年10月到2007年6月的8個月中,豬肉價格上漲了58%,糧食價格上漲了20%。二是過去糧價上漲主要原因是糧食減產,供求矛盾突出。這次糧價上漲是在連續三年豐收,供求趨于平衡的市場環境下出現的。三是改革開放以來,農產品價格上漲最高點是1996年。此輪總體水平還不到1996年那么高,但是它的傳導性和多米諾骨牌效應非常明顯。這輪農產品價格上漲對促進農民增收意義重大,但它同時也增加了城鄉居民的消費支出,如控制不力會引發社會的不穩定因素。這種形勢引發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也日益加大,解決糧食安全的問題必須擺在突出的位置。從國內來看,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增加農民收入有重要意義,但是隨之帶來的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增加如果失去控制,引發成通貨膨脹將危及社會的穩定。 穩定化肥價格、保證春耕用肥是氮肥企業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 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把科學發展觀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和實踐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科學發展觀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而實現社會和諧、實現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也只有依靠科學發展才能做得到。構建和諧社會必須消除貧困,縮小城鄉差別,建設新農村必須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完成這些任務都是與化肥企業的支持分不開的。 從2006年四季度以來,由農產品價格上漲引發的結構性的價格上漲可能演變為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如何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兩防”的要求,充分認識農產品價格上漲對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影響,并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加強宏觀調控的各項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我認為國務院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抓住關系居民基本生活的各類必需品進行價格監管是保障市場穩定,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舉措。大家必須清楚,因為引發這輪結構性價格上漲的主因是農產品的價格上漲,所以電話會議特別要求“尿素等化肥價格要保持穩定”,穩定住尿素和化肥的價格,就有助于穩定農產品成本,穩住農產品成本既有利于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又有利于緩解形成通貨膨脹的壓力。因此,這是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國務院向化肥企業提出的要求,是一項嚴肅的社會責任,我們必須堅決執行。作為氮肥企業,千方百計克服困難,組織好生產,確保春耕用肥的需要,是我們當前最大的任務。 長期以來,氮肥行業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行業。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級地方政府,對氮肥工業發展給予了各方面的支持。氮肥工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農業發展做出了貢獻。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回顧我們親身經歷的這三十年,應該說是風雨兼程,我們不僅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的輝煌,也創造了世界人類文明史的奇跡。能夠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靠的是不斷探索形成的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靠的是全黨全國上下的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現在,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又遇到了資源問題、環境問題,遇到了與資源、環境交織在一起的糧食問題和農產品價格問題。如何應對這些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做了周密的部署,要求做好“兩防”;要求“好字優先”,做到“速度質量效益、消費投資出口、人口資源環境、改革發展穩定”四個相協調;要求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要求節約集約用地等等。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國務院做出這次重大決策是及時的,是深思熟慮的,氮肥企業要服從這個大局,要為國分憂,發揮表率作用。當前,氮肥企業生產也存在很多困難,煤炭訂貨量比上年減少,出礦價增長了每噸30~40元,尿素生產成本每噸要比上年高出80-100元,個別企業要增加150元,當前又遇到春運、暴雪等困難,很多企業煤運不進來,產品運不出去。我相信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是會重視、會幫助解決的,協會也會幫助企業反映各方面的問題,今天下午專門安排反映困難和問題的座談,發改委的同志也參加,希望大家都講一下,協會會對有關問題進行梳理,向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反映,也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氮肥企業有顧全大局的行業光榮傳統。從去年的情況看,絕大多數企業是嚴格執行國家指導價政策的,2007年1~9月均價1600元/噸,9月后報價略高是成本增加和組織出口引起的。現在春耕在即,希望大家顧全大局,認真、嚴肅貫徹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穩定農產品價格、確保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作者:潘德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