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方便面、奶制品、食用油等消費品后,生產資料如今也面臨著“臨時價格干預”。
昨日,國家發改委對外表示,為保障春耕化肥供應,穩定化肥價格,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要求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加強化肥價格監管,穩定化肥價格。
發布通知的同時,發改委還就落實化肥限價,專門聯合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嚴格執行化肥價格政策提醒會”,30多家大中型氮肥生產企業有關人士參加了會議。
據了解,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會上強調,國有、中央管理的大型企業的尿素出廠價格將不作調整;而地方管理的尿素、磷肥、復合肥等化肥出廠價格,因成本上升確需調整的,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在嚴格審核成本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價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陳劍波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對重要生產資料之一的化肥進行臨時價格干預,決策部門考慮的還是糧食價格上漲過快因素。
陳劍波表示,為避免農民因化肥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而減少種糧積極性,從調控物價中糧價的角度看,是此次干預化肥價格的目的。
限價的同時,化肥生產企業也將得到一定政策優惠。發改委表示,化肥生產用電和天然氣實行價格優惠;還將繼續對化肥鐵路運輸實行優惠運價并免征鐵路建設基金;繼續組織好化肥生產用電、用氣供應工作。
針對上述措施,陳劍波認為:“必然還會導致一系列價格干預。”他說,化肥的上游也將不得不被卷入價格“干預”鏈條。這次干預已開始牽扯到“電價”和“天然氣價”。企業方面不會接受虧本生意,價格干預將導致兩種結果,一種是產量萎縮,一種是繼續引發上游價格管制。
事實上,如果僅僅針對農民種糧積極性,陳劍波認為,政府可以將補貼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而非對化肥生產企業或化肥生產上游層層補貼。
部分業內企業昨天也對媒體表示,化肥價格走勢最終要看市場需求,在銷售季節來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提價壓力較大。
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國內外化肥價格開始大幅上揚。根據發改委最新監測,12月份,受出口拉動及成本增加影響,國內市場化肥價格各品種平均同比上漲10%左右。
化肥并非漲價最快的生產資料,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中的鋼材、煤炭、天然橡膠等產品價格上漲更快。
去年11月份,PPI已同比上漲4.6%,其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6.3%。
這超出市場預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盧中原曾表示,如果PPI持續走高,與流通領域生產資料的緩慢漲價疊加,可能引發物價上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