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遭遇10年來最嚴重旱情的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上周發出了關于加強抗旱工作的通知。
近些年來,旱災波及的范圍已遠超出農業,不僅威脅我國糧食安全,而且造成數千萬人口飲水困難,工業生產、生態環境受到直接影響,一般年景經濟損失占全國GDP的一個百分點以上。
干旱缺水,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問題之一。然而“新華視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無論從硬件還是軟件來看,我國目前都還沒有做好迎接這一長期挑戰的充分準備。
大旱加速向全國蔓延
12月初,人們驚訝地發現,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平時動輒幾千平方公里的浩瀚水面,竟然只剩了不足50平方公里。這是有記載以來鄱陽湖最小的面積。祖輩居住湖邊的江西省都昌縣一位60多歲的老人說:“自從出生我就沒見過天這么干。”
我國歷史上旱災頻繁。翻開史料,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曾發生旱災1056次,平均每兩年一次。新中國成立后也多次發生大旱。然而,目前出現的新趨勢卻更加令人憂慮:以往旱災多以華北、西北為主,而現在江南、華南、東北等傳統多雨濕潤地區也頻繁發生嚴重旱情。
今年早些時候,向來以雨量充沛著稱的海南省上百座水庫、山塘干涸,幾十萬人飲水困難。而被譽為“千河之省”的四川、素有“江城”之稱的重慶,去年卻發生了冬春夏秋四季連旱,嚴重程度更是百年不遇。
“現在全國31個省份沒有一個不發生干旱的。”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抗旱一處處長張家團說,“近年來,很多地方都先后發生了嚴重旱情和災情。”
他說,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旱災頻次明顯加快,每3年就發生一次重旱甚至特大旱。旱情持續時間更長,跨季、跨年的旱災越來越頻繁。如華北大部分地區已連續14年干旱,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是十分罕見的。
旱災造成的損失也呈加重趨勢。張家團說,上世紀50年代,全國每年因旱損失糧食43.5億公斤,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5%;90年代,每年損失209億公斤,占比4.4%;而自2000年以來,每年損失升至370多億公斤,占比已達到7%以上。
今年,我國有5.99億畝農作物受旱,其中絕收5239萬畝,因旱造成糧食損失373.6億公斤。
旱災直接威脅著百姓用水安全,我國飲水困難群體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從“十五”以來,國家為保障百姓飲水安全每年投入幾百億元,但農村因旱造成飲水困難的人口平均每年都有將近3000萬,城市則有2000多萬人正常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在一些重旱區,有的群眾一年中大半時間花在找水上。寧夏有的地方,農民要跑到50多公里外去拉水。在內蒙古一些牧區,總共不到50公斤的兩桶水,最高漲到40元。喝水尚難,更不要說發家致富了。農民因旱返貧、因旱致貧的人數每年都在增加。
“旱災給工業等行業造成的損失,大大高于給糧食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張家團說,“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GDP平均每年因旱損失1.1%,約為3000億元,重旱年份則高達2.5%-3.5%。”
“根據有關專家分析,90年代我國每年因旱造成的工業經濟損失為2300億元,其中包括水力發電量減少、航運量縮小等。由此又給下游各種經濟活動造成了多大損失?非常復雜,難以測算。”他說。
生態環境因旱退化的現象更比比皆是。最近一個例子是漓江部分河段干涸,桂林馳名中外的“神象飲水”景觀已豐韻不再。甘肅月牙泉萎縮、太湖藍藻事件、全國因過度抽采地下水形成的漏斗區面積共達18萬平方公里,也無不與此相關。
新華網北京電(記者李柯勇 郭遠明 蔡祥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