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首頁 >> 信息中心 >> 農藥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兩千農藥企業角逐廣東市場
http://egbuddhist.com 2007-11-26 14:52:00 信息來源:南方農村報 瀏覽:

農民收入高,果菜等高值經濟作物種植面廣  

  兩千農藥企業角逐廣東市場  
  
  □本報記者 高強
  
  目前盤踞于廣東省的農藥企業不下于2000家,相互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激烈的競爭中,部分企業為了擴大銷售額而不惜大量鋪貨,最終導致賒銷之風漸囂塵上,造成許多企業的壞賬、爛賬日漸增多。有業內人士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二十年前,生產商是爺爺,經銷商是孫子;二十年后,生產商變成了孫子,經銷商卻成了爺爺。”
  
  以工業稱雄全國的廣東,農業實力也不容小視。根據廣東省農業廳統計結果,2006年廣東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排在全國第四位。全省水稻種植面積3039.3萬畝(不含復種),園藝作物(蔬菜、水果、茶葉、花卉)種植面積4608.9萬畝,農藥消費量7.1萬噸(商品量)。廣東農藥市場需求巨大,農民消費力強,而且漸趨理性化和品牌化,已成為農藥企業必爭之地。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盤踞于廣東省的農藥企業不下于2000家,相互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
  
  經濟作物多 病蟲害嚴重

  由于廣東常年的平均溫度高,作物種類多,復種指數高,病蟲害發生嚴重,因此對不同種類的農藥需求量大。而且,作物及其病蟲害發生分布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點。

  湛江、茂名、梅州、肇慶、清遠、江門等地是主要的水稻區域,自然也是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紋枯病等重大害蟲時常“光顧”之地。據了解,廣東省每年用于水稻病蟲害防治的資金超過3億元,而且,隨著近幾年遷飛性害蟲的頻頻暴發和抗藥性的增加,水稻用藥量和用藥成本逐年增大,吡蟲啉等對口藥劑銷量也是連創新高,據業內人士調查,僅克勝集團吡蟲啉在廣東的銷量,今年在400噸之上。

  隨著今年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的禁用,替代產品毒死蜱、乙酰甲胺磷等在稻區的銷量也是大幅攀升。廣東省農資公司姚偉英經理透露,甲胺磷禁用之后,該公司往年3000多噸銷量的空缺主要由毒死蜱和乙酰甲胺磷來彌補,對此,他也非常看好這兩種替代產品的市場前景。而廣東省植保總站高級農藝師黃軍定認為,除了以上兩種產品之外,阿維菌素在水稻上的應用前景也非常可觀,目前國內已有一些企業開始在登記在水稻上。

  廣州、湛江、茂名、惠州等地為蔬菜主產區,小菜蛾、跳甲、斜紋夜蛾、薊馬依舊是令當地菜農非常頭痛的蟲害,也是用藥量最大的幾種主要害蟲。據廣東省植保總站防治科高級農藝師黃德超介紹,近幾年來小菜蛾的發生危害程度有所下降,而跳甲發生危害有所加劇,兩種害蟲可謂并駕齊驅,同為蔬菜的頭號害蟲。

  小菜蛾發生危害減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葉菜、瓜豆、甜玉米之間的輪作以及種植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大量施用阿維鹽、阿維菌素、毒死蜱類農藥,這些農藥持效期較長,有效控制了小菜蛾的蟲源基數,防效比較理想。

  對于跳甲的防治,目前主要是一些有機磷農藥、混配藥劑施用較多。而農藥市場上還沒有一些具有特效的品牌藥劑。

  肇慶、云浮、惠州、韶關是柑桔(橙)的主要產區。近年來隨著沙糖桔產業的急劇擴大,已成為農藥消費的新增長點。據不完全統計,柑桔產區的農藥銷量將在2億元以上。其中紅蜘蛛、潛夜蛾、介殼蟲、蚜蟲、銹壁虱、炭疽病、瘡痂病、黑星病這五蟲三病用藥量較大。尤其是紅蜘蛛,每年在柑桔產區發生18-20代,并且已產生較強抗藥性,所以用藥量極大,占柑桔用藥成本的60%以上。目前市場上對口的主要藥劑有“螨危”、“克螨特”、“螨涕”等進口品牌,另外,由江蘇揚農化工生產的新型“三氯殺螨醇”、國內大型企業生產的“阿維菌素”等一些產品也頗受桔農青睞。

  據業內人士估計,廣東柑桔產區殺螨劑的市場容量達到1億元左右,銷售額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螨危”、“克螨特”、“阿維菌素”。其中“螨危”年銷售額為1200萬元左右,占殺螨劑銷售額的10%,已成為殺螨劑行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香蕉是廣東第二大水果,主要分布茂名、湛江兩個產區。由于香蕉蟲害發生較輕,農藥施用主要以殺菌劑為主,主要用于防治葉斑病、炭疽病。目前的主要殺菌劑品牌藥劑有敵力脫、必撲爾、凱潤、大生等。

  荔枝、龍眼是廣東第三、第四大水果,主要分布在茂名、湛江等地。近年來蒂蛀蟲成為這兩種水果的頭號害蟲。該蟲主要鉆蛀為害,防治應主抓果實膨大期,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品牌農藥。
  
  大戶較理性 散戶多盲從

  近年來,由于國家實施了種糧補貼政策,加上糧價有了一定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顯著提高,從而涌現出一批種糧大戶。這些大戶和柑桔、蔬菜、香蕉等種植大戶一起構成了農藥市場中的特殊消費群體,因為他們所種作物面積大,農藥需求量高,成為許多農藥企業和地方農藥零售店追逐的對象。

  和一般的散戶相比,種植大戶通常掌握較多的植保知識,在選藥用藥時比較理性,更傾向于使用名牌產品。清新縣清城區龍塘鎮種桔大戶藍國華就是其中之一,他種沙糖桔已有10年的歷史,所種100畝沙糖桔的用藥全部自己經手,農藥使用成本將近5萬元。長期的實踐經驗,讓他對一些植保知識耳熟能詳:“紅蜘蛛是頭號害蟲,蚜蟲、炭疽病、瘡痂病、潰瘍病也有發生,但不難防治。”藍國華表示,許多人都認為紅蜘蛛難防,但自己不這么認為。“關鍵是要以預防為主,只要做好預防工作,一年打2-3次藥就完全可以控制紅蜘蛛。”說起病蟲防治,這位種桔大戶面帶自豪。難能可貴的是,他時常和其他一些種植大戶聚在一起交流一些防蟲治病的心得,現在通常使用的紅蜘蛛特效藥“克螨特”就是其他種植大戶當時介紹給他的。“活到老,學到老嘛!”藍國華說。

  許多種植大戶通常比較重視成本的核算,選擇用藥也是反復對比,找出一種最經濟有效的農藥品種。用藍國華的話來說,他在購買農藥時對零售商的推薦往往是將信將疑,并不依賴經銷商的推薦,“我更相信自己的經驗和判斷。”藍國華身上體現出了許多種桔大戶用藥的相對理性。

  郁南一沙糖桔種植大戶告訴記者,他使用農藥一般選用那些進口產品,雖然這些藥劑市場價格較高,但效果較好,防蟲治病時往往比其他藥劑可減少好幾次用藥,因而最終用藥成本并不高。他舉例說,以前用阿維菌素類農藥防治紅蜘蛛,每畝用藥12元,但需要打藥7-8次,用藥總成本達到84-96元/畝,但他現在使用“螨危”后,一般只需打2次藥,每次成本30元/畝,總的用藥成本為60元/畝。“許多農民被表面價格所蒙騙了,其實看似昂貴的藥,最終算下來用藥成本并不一定高”。該桔農說。

  不同于種植大戶的是,許多散戶購買農藥,通常依賴于零售商的推薦,有時甚至言聽計從。據業內認識透露,當前許多農藥店普遍存在搭配銷售的現象,即賣給農戶一些高效藥劑的同時,還搭售一些次品,如此以來,好藥劑起了作用,卻在次品上賺了錢,而缺乏辨別力的農戶就這樣被輕易“忽悠”了。

  尤其是在一些水稻產區,因為種稻效益較低,許多散戶種植熱情不高,更是很少重視品牌農藥的選用。據拜耳公司某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的一種農藥在華中地區早已形成品牌,但在廣東就是推廣不開,對此,該負責人認為,一方面是由于水稻種植散戶用藥水平較低,沒有選用品牌產品的慣性;另一方面,品牌農藥往往利潤較薄,經銷商不愿大力推廣,許多農民于是很難使用到。

  總之,同樣是種糧戶,同樣是種桔人,大戶在農藥選購時比較理性,更傾向于品牌產品,而散戶則易盲從,更多地依賴于農藥零售商的推薦。
  
  生產商弱勢 經營者主動

  有業內人士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二十年前,生產商是爺爺,經銷商是孫子;二十年后,生產商變成了孫子,經銷商卻成了爺爺。”雖然這個比喻并非完全恰當,但也說明了當前廣東市場農藥生產商和經銷商之間角色的互換。

  二十年前,由于農藥生產企業較少,產品種類和供應有限,許多經銷商對生產商也是百依百順,而生長商卻往往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然而,如今的廣東農藥市場,由于產品種類極大豐富,生產企業產能嚴重過剩,使得同質化產品充斥市場,再加上市場化程度較高,個體經營者異軍突起,造成了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經銷商和零售商并不依賴個別生長商生存,也就不會象以前那樣看生產商臉色行事。相反,當前農藥銷售鏈中,越是下一級越是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正如一位農藥企業負責人所言:“對現在的農藥經銷商,我們不但要讓利于他們,還要時常請吃飯,甚至請旅游......”

  這是廣東農藥市場的真實寫照,也是廣東農藥市場亂象的縮影。記者在郁南等用藥大區采訪時發現,許多鎮的農藥零售店之多令人咋舍,僅附城鎮一條街上就有40多家農藥店,產品來源不下于千家企業。而在北運菜的生產地徐聞、遂溪等地,竟有2000家農藥企業進行角逐,其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激烈的競爭中,部分企業為了擴大銷售額而不惜大量鋪貨,最終導致賒銷之風漸囂塵上,造成許多企業的壞賬、爛賬日漸增多,而許多經銷商也因為下級經營者賒銷而資金周轉不靈,難以為繼。被比喻農資行業“毒瘤”的賒銷之風,不僅毒害著許多農藥生產廠商,更毒害著整個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2006年12月,因賒銷造成資金短缺而無力周轉的徐聞農藥批發商盧信華,低價甩賣了庫存產品,卷走15個廠家的100多萬欠款。最終被公安部門依法刑拘。此事震動了整個廣東農藥行業,也給因賒銷引發的經營風險敲響了警鐘。

  當然,就整個廣東農藥市場而言,盧信華只是幾千經銷商中的一員,并不具有代表性。事實上,許多農藥企業對廣東農藥經銷商的整體評價還是比較肯定的:“技術服務意識較好,物流配送比較高效,更為明顯的特征是,廣東農藥經銷商敢想敢做,自己主動找市場的意識較強。”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農協呼吁保留部分高毒農藥生產裝置 (2007-11-26)
  ·農藥作用在生產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07-11-26)
  ·兩千農藥企業角逐廣東市場 (2007-11-26)
  ·生物農藥商機:外企比內企能搶 (2007-11-26)
  ·以毒助毒:生物農藥開發新思路 (2007-11-23)
  ·渝北區打造化肥原料生產基地 (2007-11-23)
  ·對高毒農藥銷毀實施無害化處理 (2007-11-23)
  ·農藥質量標準概述 (2007-11-22)
  ·農業部:取消農藥登記不合理收費 (2007-11-21)
  ·發改委:延續核準將有30%~40%農藥企業被淘汰 (2007-11-21)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B2B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