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首頁 >> 信息中心 >> 化肥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如何應對高價肥時代的來臨?
http://egbuddhist.com 2007-11-19 10:41:10 信息來源:磐安新聞網  瀏覽:

 近來已是農業用肥的淡期,然而農業生產話題中最熱的卻莫過于化肥價格的飛漲。今年來,化肥價格節節攀升,特別是十月份以來,各種化肥每噸普漲200至300元,漲幅之大,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國際原油、硫磺、磷礦粉等原料價格的暴漲,使得化肥的直接生產成本上升。據業內權威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化肥價格上漲的勢頭還很強,而且化肥高價運行的狀況將是中長期的,世界經濟一體化大環境下所造成的高肥價時代已真正來臨了。

  化肥價格上漲直接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加重了農民負擔。對此,國家、政府和有關部門非常重視,已采取了眾多的抑制物價措施。肥料價格高漲顯然不是好事,然而化肥市場供求規律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尤其是在現代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因此我們不能違背客觀規律,也很難去左右市場,我們只能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高價肥時代的來臨。如何應對高價肥時代的來臨?為此,我們采訪了縣農技站和縣泰豐公司農資服務部的相關人員。

  業內人士認為,開展“節肥增效”活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是應對高價肥的重要措施。這不但能使農民降低生產成本,而且能改善土壤,減少肥料流失,抑制因濫用化肥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從目前情況看,農民科學用肥的水平還很低,施肥技術落后,普遍存在著如下問題:一是施肥結構不合理,氮、磷、鉀比例失調。長期以來,許多農民施肥,存在著嚴重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由此造成土壤少氮、缺鉀、磷過剩的畸形量比。致使投肥量雖越來越大,產量卻不增加,造成了嚴重的浪費。二是施肥方法不科學。施肥深度過淺,這是化肥利用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許多農民給作物施追肥,習慣于撒施,雖然省工省力,但極易造成化肥的揮發和流失。三是有機肥和微量元素嚴重缺乏。由于長期單一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有機質缺乏,微量元素得不到補充,其含量不足,即使氮、磷、鉀的施入比較合理也會影響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四是農戶作物對營養元素的需求不了解。任何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都有其特有的嗜喜性和忌厭性。不知這個道理施肥,就會適得其反。

  由于廣大農民的農技知識缺乏,導致肥料的嚴重浪費,農產品成本上升,品質下降,而且造成耕地質量下降,環境污染。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化肥的利用率僅30-35%左右,碳銨甚至只有10-14%左右。也就是說,農民用于買肥的錢,有約三分之二是白白地浪費了。而國際上先進國家的化肥利用率為60-70%,從中可以看出,開展“節肥增效”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縣農技站陳天德和泰豐農資服務站陳光龍兩位農藝師認為,節肥增效可以從下列途徑展開。(1)讓廣大農民朋友認識科學施肥的重要性,掌握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等技術,提高科學施肥水平。(2)重視土壤檢測工作,逐步建立施肥土壤指標體系的建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各地土壤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施肥,達到“肥足不浪費”和“應缺補缺”的效果。我縣大多數地區可推廣使用由縣農技站提供配方的“磐安縣測土配方復合肥”,該肥從我縣大多數地區的土壤特點和種植結構出發配制而成,其特點是增加鉀營養的比例,添加了硼、鋅、鐵等微量元素,起到“既讓作物吃飽吃好,又減少浪費”的作用,價位也不高。(3)推廣鉀、鎂、肥料的使用。我縣土壤普遍缺鉀、缺鎂,擴大硫酸鉀、鎂肥,能激活土壤,促進農作物對氮、磷和其它營養成分的吸收,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4)推廣秸植還田技術,增施有機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機質。(5)實施輪作、套種。如“水稻—紫云英”、“油菜—水稻”的輪作等可降低施肥量,提高施肥效果。(記者 潘一旭)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如何應對高價肥時代的來臨? (2007-11-19)
  ·國內部分地區復合肥價格動態 (2007-11-19)
  ·山東地區復合肥價格繼續上揚 (2007-11-19)
  ·部分企業繼續上調磷銨價格 (2007-11-19)
  ·生物肥料開發列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 (2007-11-19)
  ·國內鉀肥價格走勢分析 (2007-11-19)
  ·農發行收回2006—2007年度化肥儲備貸款 (2007-11-19)
  ·明春肥料價格將大幅增長 (2007-11-19)
  ·煤炭價升致尿素價漲 (2007-11-19)
  ·磷復肥行業要過兩三年苦日子 (2007-11-16)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B2B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