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國內中小復合肥企業停產形勢嚴峻,今年以來,開工率更是繼續下降,目前很多企業已經難以為繼,由原來的隨時生產、隨時銷售轉為拿了訂單才能開工。綜合分析后可以發現,四大因素促成當前復合肥產業的這種困境,而且復合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仍將面臨這四大危機。因此,應通過規模化、多元化等方式化解危機,促進整個復合肥產業的發展。
當前我國復合肥行業面臨危機:能源及原料價格上漲,資源匱乏的問題日益突出;復合肥企業眾多,產能嚴重過剩;盲目競爭,復合肥市場十分混亂;國外肥料巨頭進入我國,國內復合肥產業經歷考驗。
據中國磷復肥協會統計,目前我國注冊登記的擁有復合肥生產能力的企業多達2000多家,這些企業的總產能預計在3000萬~4000萬噸之間,同時,各地還遍布著未注冊登記的產量三五千噸到上萬噸不等的復合肥小型企業、生產作坊。加上這些廠商,預計目前全國復合肥總企業數量在3000~4000家,裝置總產能將超過6000萬噸甚至更多,而2000年我國復合肥總產能僅有755萬噸。
當前,我國大多數復合肥企業各自為戰,產品同質化嚴重,盲目競爭,市場十分混亂。主要表現為:一是品牌雜亂,'雜牌軍'橫行于市;二是搭送、搭售等多重方式維護經銷商,惡性價格戰頻頻出現;三是受利益驅動,很多企業降低產品養分,假冒進口肥,擠占進口肥市場份額。
為兌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我國已經放開國內化肥市場,外國企業可以進入國內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國外一些肥料巨頭會逐漸進入中國市場,這對國內復合肥企業的生存形成極大考驗。而國內復合肥行業卻產能過剩、各自為戰、惡性競爭,而且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因此國內復合肥行業面臨的危機將日益凸顯。
據統計,世界化肥產量中復混肥料的產量約占50%,氮肥中的15%,磷、鉀肥中的50%~60%均被加工成復混肥料后使用。而一些發達國家 50%的氮肥,80%~90%的磷、鉀肥均被加工成復混肥料后使用。復混肥料的比例高達70%~80%。化肥生產從單一肥料過渡到以復合肥料為主,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化肥工業發展水平和農業發達水平的重要標志。 業內人士認為,復合肥產業發展空間廣闊,應采取多重措施化解危機,促進整個行業進一步發展。
首先,生產企業規模化、多元化。今后復合肥產業應改變增長方式,在走集約化發展道路的同時,應嚴格制止盲目投資。特別是大型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應改變重產量、利潤,忽視質量、產品結構、技術含量和環境污染的增長模式,同時應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壓力,減少物流成本,提高綜合效益。此外,企業還應不斷提升營銷水平,讓復合肥 行業逐步進入品牌營銷時代。
中國資訊網分析師胡軍認為,生產規模化根本上就是為了降低產品的平均成本,規模大可以獲得更便宜的原材料供應,降低產品平均生產成本,最終還能擴大市場影響力;生產多元化就是不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通過多種關聯產品降低生產成本。生產規模化和多元化適合在大企業進行,因為擴大規模和產品系列要求有很強的渠道消化能力來適應。
其次,生產中心向原料產地集中。生產中心向原料產地集中,根本優點是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品競爭力,而且有利于為生產企業長遠發展提供保障。胡軍認為,未來氮、磷、鉀、酸、能源(煤炭、天然氣)、電都可能直接制約復合肥的生產,因此復合肥生產究竟倚靠哪種資源還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據悉,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型復合肥企業已經在向 三大磷礦基地和國內主要能源基地靠攏。
第三,生產重心向消費地分散。目前國內復合肥企業采取的另外一個重要變革舉措就是生產重心向消費地分散,在大規模集團公司統一控制下,達到擴大在消費市場的份額的目的。這種舉措的優勢就是在消費地,客戶群體可以精耕細作,生產能夠隨時靈活變動,運輸成本低、發運及時,能夠保證市場份額迅速擴大。但胡軍提醒,這種做法的矛盾是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仍然沒有擺脫高成本的困擾。
第四,建立流通終端主導的全新營銷模式。由于小塊分割聯產承包的土地制度,未來的復合肥終端營銷,應是圍繞農民,由零售商提供服務、主導需求,提供特色定制產品的細分市場營銷。據悉,目前很多地區已經出現終端主導生產的雛形,也就是終端經銷商定牌加工或者為工廠提供生產規格要求,在特定地區進行銷售。
第五,成立專門的復合肥行業協會,改變復合肥行業小而散的混戰局面,使行業從無序步入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