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稻飛虱在我省大暴發,給全省糧食生產造成了較大損失。在總結去年稻飛虱防控工作經驗和教訓基礎上,今年全省上下密切關注稻飛虱的發生動態,及早部署稻飛虱監測工作,根據全省11個稻飛虱系統監測點監測結果顯示:今年褐飛虱遷入早、蟲量過大,已對我省水稻生產構成了嚴重威脅,預計四(2)代稻飛虱(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中等偏重發生,鄂東大發生,主要危害早稻和中稻,防治不力的早稻田7月上旬將出現“穿頂”;五(3)代稻飛虱(7月下旬至8月中旬)大發生,主要為害中稻。主要依據如下:
一、遷入早,見蟲范圍廣。今年4月4日在監利燈下見蟲1頭,見蟲時間為歷年最早,比特大發生的去年早11天。同時,孝感、枝江均于4月底燈下見蟲,5月份全省11個監測點燈下均見稻飛虱,見蟲范圍覆蓋鄂東、江漢平原、鄂北、鄂西北、鄂西南早、中稻區。
二、蟲量大,峰次多,褐飛虱比例高。5月中下旬以來全省燈下出現四次明顯遷入高峰,分別出現在5月18日、5月23日、5月27-29日,6月3-4日。孝感5月17-21日,燈下累計誘蟲281頭,褐飛虱占25.1%;枝江5月22-26日燈下累計誘蟲440頭,6月2-4日燈下累計誘蟲2261頭,褐飛虱占30%;武穴5月27-29日燈下累計誘蟲1211頭,褐飛虱占22.5%;曾都區5月22-26日累計誘蟲28頭,其中褐飛虱4頭,占14.3%;鄖西5月24-31日燈下累計誘蟲296頭,褐飛虱占0.34%。5月份全省燈下普遍見蟲,南部稻區褐飛虱比例之高為歷年罕見。
三、田間蟲量較高。當前全省大部田間蟲量比常年同期略高,與大發生的去年同期相當,田間以白背飛虱為主,占95.1%,南部稻區蟲量高于北部。5月底至6月初全省60多個植保站調查:黃岡百蔸蟲量0-235頭,平均37.29頭,褐飛虱占10%;咸寧百蔸蟲量0.45-253頭,平均87.36頭,褐飛虱占0.29%;荊州市平均百蔸蟲量76.7頭,其中褐飛虱0頭,灰飛虱占70%;孝感百蔸蟲量0-146頭,平均24.7頭,褐飛虱0頭;黃石平均百蔸蟲量20頭;恩施市平均百蔸蟲量95.4頭,褐飛虱0頭;鄂州、潛江、天門、荊門、十堰、枝江、宜城田間平均百蔸蟲量分別為3頭、0.17頭、2.12頭、0頭、1頭、0頭、1.37頭、0頭。
四、全國蟲源地稻飛虱發生嚴重。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通報,當前華南中南部、西南南部稻區稻飛虱發生為近年最重年份。其中,華南稻區燈下、田間蟲量之大,褐飛虱比例之高為近年少見,西南南部稻區大部已達大發生指標,局部已造成“落塘”危害,全國南部蟲源地稻飛虱發生嚴重將直接導致遷入我省的蟲量偏大。
五、氣候條件適合。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6-9月我省雨水偏多,對稻飛虱遷入降落有利。
總之,今年稻飛虱遷入之早、遷入范圍之廣、燈下蟲量之大為歷年罕見,加之褐飛虱比例高,外地蟲源大,氣候條件適宜等諸多因素影響,稻飛虱繼去年之后持續大發生的格局已成定局。各地一定要密切監測稻飛虱的發生動態,為領導積極參謀,并按“治早、治小”和“早期防、綜合控、重點治”的策略抓好稻飛虱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