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提供的江淮流域麥區一代粘蟲發生情況,結合我省重點測報站蟲情監測結果及氣象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二代粘蟲在我省為輕發生,中、東部蛾量相對較大的部分縣(市)局部地塊有造成一定危害的可能。幼蟲防治適期在6月下旬至7月初。
主要依據:
一、江淮麥區一代粘蟲發生面積小、殘蟲量偏低
一代粘蟲在鄂、皖、蘇、浙、滬、豫、魯等大部麥區偏輕發生,見蟲面積1275萬畝,為2002年以來的最小面積。各地開展防治和兼治后,各類型田殘蟲量較低。
二、遷入期偏晚,遷入蛾量與落卵量較少
據全省農作物病蟲測報站點監測,今年粘蟲主要遷入區域在雞西、雙鴨山、牡丹江及哈爾濱市沿江的大部分市縣,遷入始見期為5月23日,比常年晚3-5天,與去年接近。6月1-10日間,誘蛾量相對較多的雙城、集賢、穆棱、密山等地,每三天兩臺誘蛾器累計誘蛾分別為209頭、90頭、84頭、245頭,其它各地誘蛾量均為50頭以下,沒有明顯蛾峰,誘蛾量較常年偏少。目前尚志、樺南20把草把累計誘卵1塊和6塊,每塊卵56-200粒,其它各地尚未誘到卵塊。目前個別市縣已見初孵幼蟲。
三、 氣象條件較適宜
近期高溫多濕氣象條件有利于粘蟲卵的孵化與幼蟲發育。另據氣象部門預測,6月中下旬氣溫偏高,降水略少,對粘蟲卵的孵化和幼蟲發育有利。
預計今年二代粘蟲在我省的發生以局部地塊為主,局部蛾量較大、卵量較多的地塊有造成危害的可能,重點監測作物以小麥、谷、糜及雜草較多的玉米田、高粱田為主。
來源: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