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決定自2007年6月1日起,對二銨出口開征關稅:1-9月稅率為20%,10-12月為10%,同時將磷礦石出口稅率由10%上調到20%。政策出臺前后,各方反應強烈,有贊成的,有反對的。現冷靜下來一想,筆者亦有所感悟。
感悟之一: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是政策出臺的基礎。擱在十幾年前,出口一噸二銨每噸可多賺四、五百元,而且賺的外國人的錢,這是大好事,我們何樂不為。而今,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們已經走過了只求溫飽的年代,因此,我們發展經濟既要速度和經濟效益,但更要質量與社會效益。二銨出口雖然利潤可觀,但卻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日漸枯竭的高品位磷礦資源,卻要將大量的磷石膏固體廢物留在國內,這種有損國家長遠利益、不利環境保護的做法,當然不可取。
感悟之二:保護“三農”利益是政策出臺的大背景。上半年,國際二銨價格飚升,美國和非洲出口二銨的FOB價格高達430美元/噸,中國出口二銨的FOB價格也達到390美元/噸,這吸引國內二銨企業大量出口,一些企業雖然口頭上說不會輕易放棄多年打拼來的國內市場,但實際行動上卻不敢恭維,由于有大量出口訂單在手,于是底氣十足,二銨國內市場的報價高高在上,想要就這個價。一季度,我國二銨出口達到19.25萬噸,同比增加56%,國家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苗頭,才及時出臺了控制二銨出口的政策,目的是讓國產優質化肥優先滿足國內需要,增加國內市場供應,以防止化肥價格上漲過快,切實維護“三農” 利益。
感悟之三:保障國產高濃度磷復肥可持續發展是政策出臺的前提。乍一看,對二銨出口征稅確實使企業的眼前利益受到一定的損失,但是,目前我國二銨產能已經達到900萬噸,今年又將新增200萬噸,這遠遠大于國內需求量650萬噸,近兩年,高濃度磷復肥項目動輒60萬噸,甚至百萬噸,已經出現了過熱的勢頭。而今,國際市場二銨價格雖然大幅飚升,但其價格、需求均具有不確定性,如果我們不從宏觀上進行調控,而任其發展下去,其結果必然是各地爭上大項目,到時的產能就不會是900萬噸,就可能是1200萬噸、甚至1500萬噸了,最終導致重復建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惡性競爭。
而且,我國磷礦資源豐而不富,至2005年年底可采儲量只有14.4億噸,僅占總儲量167.6萬噸的8.6%,其中2003、2004兩年就銳減4.5億噸,可見,我國磷礦資源根本滿足不了高濃度磷復肥大干快上的需要,磷礦已被國家列為2010年后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礦種之一。因此,國家及時出臺限制二銨和磷礦的出口政策,可有效避免行業發展的大起大落,實乃保障國產高濃度磷復肥可持續發展的明智之舉。
感悟之四:政策有利于國家大局和長遠利益,就是好政策。一項政策的出臺,不可能對每一方都有利,也不可能讓上上下下都滿意,但關鍵是要對國家有利,對全局有利,對長遠有利,只要符合這一點,就不失為好政策。就二銨出口征收關稅而言,對企業短期利益確實有一定影響,而如果不控制二銨出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國內二銨市場的供求矛盾,但其結果就象上文分析的那樣,最終會導致重復建設,產能更加過剩,磷礦急劇下降,加速枯竭。并且,一旦國際市場二銨需求突然大幅減少,二銨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就會激化,國家和企業就會遭受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國家適時出臺控制政策,限制二銨和磷礦的出口,是著眼于我國國情,是從行業長遠發展來考慮的,其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整體利益遠大于局部利益,長遠利益遠大于短期利益。
這一政策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信號:面對國內磷礦嚴重不足的國情,面對高濃度磷復肥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我們一定要慎重投資,謹慎決策,切不可圖一時之快。
感悟之五:國家政策的正確理解和認真執行,呼喚國人的公共責任意識。國家出臺任何一項政策,其出發點肯定是站在國家的高度,是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但同時,往往也會損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會遭到一些人的反對,甚至于有的政策在執行中出現偏差。因此,如何理解國家政策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正確理解了才能得到較好的貫徹執行,以二銨出口征稅政策為例,如果僅站在企業短期利益的角度,一部分人不贊成二銨出口征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結合國內二銨產能嚴重過剩、國家磷礦資源嚴重不足的實際,就會覺得國家控制二銨出口的做法,不但完全正確,而且十分迫切,這樣理解了,該政策執行起來就會十分順利。
因此,我們呼喚國人進一步增強公共責任意識,在謀劃企業發展時,要找準既有利于國家,又有利于企業的最佳結合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