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農業廳提出了全省2007年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方案,方案提出,2007年全省將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840萬畝以上,施用配方肥面積860萬畝以上。其中,2005年項目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80萬畝以上,施用配方肥面積30萬畝以上;2006年項目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60萬畝以上,施用配方肥面積25萬畝以上;2007年新增項目縣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以上,施用配方肥面積20萬畝以上。項目縣配方施肥建議卡和施肥技術指導入戶率達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畝節本增效25元以上。在項目區,每個鎮建立3個農戶施肥長期觀測點,每個項目縣確定5個國家級農戶施肥情況長期觀測點。
據了解,農業部和財政部已批復同意全省2007年新增增城市、汕頭市澄海區、佛山市南海區、南雄市、紫金縣、五華縣、梅縣、惠東縣、海豐縣、江門市新會區、陽東縣、遂溪縣、雷州市、高州市、德慶縣、連州市、饒平縣、揭東縣、惠來縣和新興縣等20個縣(市、區)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加上2005年的臺山市、博羅縣和2006年的高要市、潮安縣、陽春市、英德市、興寧市、信宜市、龍川縣、廉江市等8個縣(市),全省承建國家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共30個。
據悉,測土配方施肥將主要圍繞“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導”五個環節開展十一項工作:
野外調查。資料收集整理與野外定點采樣調查相結合,典型農戶調查與隨機抽樣調查相結合,通過廣泛深入的野外調查和取樣地塊農戶調查,掌握耕地立地條件、土壤理化性狀與施肥管理水平。
采樣測試。測土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按照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在全縣范圍內統籌規劃,合理布點,一般每畝100-200畝采集1個土樣,丘陵山區、平原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開展土壤樣品采集和分析化驗,根據需要對植株、水樣品分析,為制定配方和田間試驗提供基礎數據。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對測土配方施肥效果進行跟蹤調查。
田間試驗。按照試驗規范要求,布置田間肥效小區試驗和校正試驗,摸清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土壤養分供應量、農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對比測土配方施肥的效果,驗證和優化肥料配方。通過開展田間試驗,建立不同施肥分區主要作物的氮磷鉀肥料效應模型,確定作物合理施肥品種和數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為配方設計、施肥建議卡制定及施肥指導提供依據。
配方設計。組織有關專家,匯總分析土壤測試和田間試驗數據結果,根據氣候條件、土壤類型、作物品種、產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差異,合理劃分施肥類型區。審核測土配方施肥參數,建立施肥模型,分區域、分作物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議卡。
配肥加工。依據配方,以單質、復混肥料為原料,生產或配制配方肥。農民按照施肥建議卡所需肥料品種,科學施用;招標認定肥料企業按配方加工生產配方肥,建立肥料營銷網絡,向農民供應配方肥,農技部門指導施用。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進一步擴大配方肥應用面積。
示范推廣。針對項目區農戶地塊養分和作物種植狀況,由項目鎮農技人員和村委會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并建立臺帳。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樹立樣板,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引導農民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宣傳培訓。開展對各級農技推廣部門、肥料生產企業技術人員和經銷商的培訓,提高技術服務能力。采取廣播、電視、報刊、明白紙、現場會、講師團等形式,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宣傳到村、培訓到戶、指導到田,普及科學施肥知識,使廣大農民逐步掌握合理施肥量、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
數據庫建設。運用計算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按照規范化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字典,以野外調查、農戶施肥狀況調查、田間試驗和分析化驗數據為基礎,收集整理歷年土壤肥料田間試驗和土壤監測數據資料,建立不同層次、不同區域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
耕地地力評價。充分利用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野外調查和分析化驗數據,結合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等成果資料,完成圖件數字化、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地力等級評價、成果圖編制等工作,構建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對縣域內耕地地力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匯總成冊編輯出版,形成公共資源,便于廣大農民和相關單位查閱應用。
效果評價。通過對項目區施肥效益和土壤肥力進行動態監測,并及時獲得農民反饋信息,對測土配方施肥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從而不斷完善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同時,對農戶施肥情況長期觀測點記錄數據進行分析匯總,每個季度上報一次。
技術研發。重點開展田間試驗、土壤養分測試、肥料配方、數據處理、專家咨詢系統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工作,不斷提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