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產率科學院院士孫成指出我國化肥利用率亟待提高僅氮化肥損失率就達45%年損失兩百多億元
春耕備耕由南至北展開,農資的質量成為農民最關注的熱門話題。世界生產率科學院院士孫成近日指出,目前我國農業肥料問題突出,科學合理地使用先進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已成當務之急。
肥料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盡管在促進我國糧食增產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化肥長期、大量地使用,特別是不科學、不合理、盲目地使用,再加上相關技術落后,使用結構不合理,導致化肥利用率非常低。以氮肥為例,我國施用的碳銨利用率約為24%~31%,尿素約為30%~35%,硫銨約為30.3%~42.7%。
孫成認為,速效肥料利用率低,不僅造成了大量營養元素的浪費,農業成本增加,而且還引發了土地板結、農產品(17.45,-1.00,- 5.42%)品質下降、水資源及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如果盲目提出不允許使用化肥或限量使用化肥,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全國甚至全球普遍存在的污染問題,而且還會造成糧食作物產量的下降。
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化肥造成的農業污染問題呢?孫成認為,根本的辦法就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化肥利用率,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提高化肥利用率其實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后,國外經過大量研究,已經推出數十種緩釋、控釋肥料,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肥料養分釋放速度,氮素利用率高達60%~70%,而且不受土壤類型等復雜因素的影響,被稱為“21世紀肥料”。
肥料是作物的糧食,肥料的投入占農民整個生產性投資的50%左右,在糧食增產中的貢獻率為40%左右。孫成指出,但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和過量使用,也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生態后果。目前,中國單位面積的施肥量已達到世界平均量的1.6倍,氮素化肥的損失率達到45%,相當于年損失200多億元。因此,要想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國肥料工業必須堅持有機、無機相結合,以無機為主,以生產復混肥、專用肥、緩釋長效肥為發展方向,科學合理地加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