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今年預計小麥病蟲草害將中等程度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其中,麥蚜大發生,東部地區偏重發生;小麥吸漿蟲有加重危害的趨勢;小麥條銹病有可能中度流行;紋枯病和白粉病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葉銹病、麥蜘蛛、地下害蟲偏輕發生,麥蜘蛛局部中等發生;一代粘蟲、赤霉病輕發生;麥田雜草中度發生,局部偏重發生。多種害蟲將發生偏早,特別是麥蚜,苗蚜可能發生較重,地下害蟲和麥蜘蛛也發生偏早。
主要依據為,一是有些病蟲源基數較大。去年9月份至今年2月份,降雨顯著偏少,氣溫持續偏高,干旱少雨。這種氣象條件,總的來說,對多種病害發生不利,特別是喜濕性的病害,而對害蟲發生較為有利,特別是對小麥蚜蟲、麥蜘蛛、地下害蟲等發生極為有利,冬前麥田麥蚜密度極大,為歷史罕見,有的地下害蟲危害較重,特別是未藥劑種子處理的麥田。這為今年春季這些害蟲發生提供了較多的蟲源。秋苗期氣溫持續偏高,有利于小麥白粉病、紋枯病等根病和小麥條銹病的秋季繁殖,也有利于麥田雜草冬前出土生長,特別是水澆麥田。值得注意的是小麥條銹病外地菌源充足和小麥吸漿蟲蟲源基數較大。由于去年秋播以來,全國氣溫普遍偏高,導致小麥條銹病發生早,病情重,蔓延快。其中,云南、貴州、四川和重慶等西南地區已經大流行,特別是距我省最近的湖北、河南,截止1月上旬有20多縣(區)秋苗發病,發生之早、分布之廣,屬歷史罕見,可為我省提供大量菌源。小麥吸漿蟲去年我省發生面積增加,蟲口密度上升,危害加重,因而蟲源基數較大。二是當前種植小麥品種對赤霉病、葉枯病、穎枯病、葉銹病、條銹病等多種病害抗性較差,特別是對條銹病優勢生理小種抗性差,PH系列品種以及濟南17、19、20、21等品種麥蚜發生較重。三是春季氣象條件對病蟲害發生較為有利。暖秋暖冬可導致多種病蟲發生早。據省氣象臺預報,春季氣溫全省大部地區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降水量除半島地區接近常年或略偏少外,其他地區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四是秋播期藥劑處理種子面積大,全省達3000余萬畝,對多種病蟲發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地下害蟲和根病,不僅控制秋苗期病蟲危害,而且可顯著壓低多種病蟲源基數,減輕小麥全生育期病蟲害的發生。
今年要以麥蚜、銹病、吸漿蟲、白粉病為防治重點,兼治多種病蟲,要注意麥蚜苗期防治,抓好返青拔節期和穗期綜合治理,確保小麥豐收。
一、加強病蟲草發生動態監測,及時組織防治
各市縣要采取系統調查與大田普查相結合的方式,準確掌握病蟲草發生動態。從小麥返青起,各市縣要固定專人進行病蟲草調查和信息交流,特別搞好條銹病等暴發性流行性病害的監測工作,及時發布信息。鄉鎮、村測報點要搞好“二查三定”。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電報、電話、互聯網等形式擴大和加快病蟲信息的傳遞和宣傳,抓住防治適期,及時組織防治。發現條銹病,要迅速上報,并及時消滅發病中心。要認真組織好吸漿蟲的普查工作,為適時防治提供依據。
二、大力推廣綜合防治技術,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蟲草危害
1、加強健身栽培預防病蟲草害 要把栽培措施與控制病蟲草害有機地結合起來,大力推行適期劃鋤、追肥和澆水等豐產健身栽培技術,提高作物對多種病害的抗御能力,澆水振落可顯著減輕麥蜘蛛的危害,適期劃鋤可鏟除雜草,提高小麥抗病性。
2、大力推行化學除草 要抓住春季防治適期,及時開展化學除草。對以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采用20%使它隆乳油每畝50~60毫升;對禾本科雜草重的可用6.9%驃馬每畝60~70毫升或3%世瑪乳油每畝25~30毫升,莖葉噴霧防治;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混合發生的可用以上藥劑混合使用。近年來,化學除草導致后茬作物藥害的事故屢有發生,長殘效除草劑氯磺隆、甲磺隆在麥田使用后易對后茬作物產生藥害,應禁止使用;2.4-D丁酯對棉花等雙子葉作物易產生藥害,甚至用過此藥后具有殘留的藥械再噴棉花等作物也有藥害發生,特別是小麥與棉花和小麥與花生間作套種田易發生藥害,在棉區和花生區麥田除草盡量不用2.4-D丁酯。
3、大力推廣混合施藥兼治多種病蟲技術 小麥返青拔節期和穗期是多種病蟲混合集中發生的兩個時期。返青拔節期是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等根病和叢矮病、黃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擴展高峰,也是麥蜘蛛、地下害蟲和草害的危害盛期;穗期則是麥蚜、吸漿蟲、白粉病、銹病、葉枯病、赤霉病和穎枯病等集中發生期。因此,以主要病蟲為目標,采取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一次施藥,可兼治多種病蟲,省工省時,效果好。可根據當地病蟲發生情況,選用對路藥劑混合使用進行防治。返青拔節期,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每畝150~200毫升兌水75~100公斤噴麥莖基部防治,間隔10~15天再噴一次;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每畝40~50毫升噴麥莖基部;防治麥蜘蛛可用0.9%的蟲螨克3000倍液噴霧防治。以上病蟲混合發生可采用對路藥劑一次混合施藥防治。穗期,防治麥蚜可用50%辟蚜霧每畝8~10克或10%吡蟲啉藥劑10~15克噴霧防治;防治白粉病、銹病可用20%粉銹寧乳油每畝50~75毫升噴霧防治;防治赤霉病、葉枯病和穎枯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75~100克噴霧防治。如兼治一代棉鈴蟲可畝加入200~250毫升Bt乳劑或50克Bt可濕性粉劑。混合施藥技術應根據防治對象和防治指標科學運用,單種病蟲發生重而其它發生輕時應進行單施藥防治,以免造成浪費和農藥污染。穗期如遇連陰天氣,在小麥揚花后要噴藥預防小麥赤霉病和穎枯病。小麥吸漿蟲要抓住兩個防治有利時機,一是在4月中下旬的蛹期,防治最有效,可畝用40%甲基異柳磷150~200毫升兌細砂或細沙土30~40公斤撒施地面并劃鋤,施后澆水防治效果更佳;二是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的成蟲發生期,可用2000倍的菊酯類藥劑噴霧防治。
4、注意保護利用天敵控制麥蚜 麥田是多種天敵的越冬場所和早春繁殖基地,保護好麥田天敵不僅有利于控制小麥害蟲,而且也是后茬作物害蟲天敵的主要來源,應注意保護利用。一是當田間益害比達1:80~100或蚜繭蜂寄生率達30%以上時,可不施藥利用天敵控制蚜害,若益害比失調,也應選用對天敵殺害作用小的藥劑防治麥蚜,如辟蚜霧、吡蟲啉等滅害保益的藥劑。二是提高天敵發生的景觀連接度,如在麥田畦埂上點播春玉米和麥田套種棉花、花生等,為天敵由一種生境向另一種生境轉移和繁殖提供廊道,特別是天敵量大的麥油套田生態效益更顯著。
三、加強領導,組織落實好防治措施
小麥病蟲草發生種類多,面積廣,繁殖快,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各異,防治的時間性和技術性強,防治難度大。因此,要加強對小麥病蟲草防治工作的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主動當好領導參謀,積極爭取有關部門配合,協同作戰,做好病蟲草害防治工作。一要明確責任,加強防治工作領導。重大病蟲要成立應急控制指揮機構,統一協調防治工作。市、縣、鄉層層簽訂責任狀,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確保防治效果。抓好小麥重大病蟲綜合防治示范工作。各市都要建立示范區,通過示范展示植保技術新成果,推廣高效、安全的綠色控害技術。二要做好各項防治準備工作。條銹病和吸漿蟲等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及早落實防治資金、農藥、藥械、技術等措施。要積極組建專業化機防隊,實行大面積統防統治,確保防治速度和質量。三要做好技術指導和宣傳發動工作。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多種媒傳工具傳遞病蟲發生信息,搞好小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知識的宣傳;要采取田間與室內相結合的方法辦好技術培訓班,把防治技術傳授給基層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民,確保小麥高產優質。
來源:山東省植物保護總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