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對今年以來運城農民的用肥心態作了調查,由于今年化肥價格繼續上漲,運城化肥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多數化肥品種的上漲幅度在20%左右,高的甚至超過了40%。所以農民在使用化肥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消費心理,形成了幾類人群。他們的出現說是窮則思變也好,或是形勢所迫也罷,反正這幾類農民確確實實的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他們的出現,應該引起生產商、經銷商們的重視。
自給自足型
盡管今年化肥價格上漲了不少,但卻沒有引起有些農民的重視,在用肥上沒有太大的變化,該用肥時還是用肥,該用多少還是用多少。這些農民采取了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來應對高漲的化肥價格。這是什么原因呢?筆者了解到,盡管化肥價格大幅上漲,增加了很大的生產成本,但由于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扶農政策,如對糧食生產進行直補,減免農業稅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這兩者相抵,基本上能平衡。更為主要的是,這種類型的農民大都是耕地面積比較少、化肥施用量少的農民,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不是依靠農業生產,而是靠外出打工或者其它產業,他們對化肥價格的高漲不太“感冒”。所以對于化肥價格的大幅上漲的現實,基本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移花接木型
雖然,化肥價格整體在上漲,但相比之下,漲幅還是有大小之分,那些幅度相對較小的化肥品種變成了香餑餑,成為農民購買化肥的首選。“進口化肥貴,我們就用國產的,養分高的化肥貴,我們就用含量低的品種替代。”天津市武清縣的一位農民的話,代表了現階段一種具有普遍性質的消費心理。這種心態直接導致了今年市場上低濃度化肥受關注,走貨快的現象出現。其實仔細想想,這種尷尬的消費模式,是由于農民有限的購買力決定了他們這種無奈的選擇。另外,在化肥價格大幅上漲后,農民朋友開始尋找一些化肥的替代品,從而減少生產成本的增加。有些地區,農民開始加大農家肥的使用量。面對價格居高不下的化肥,農民朋友只有退而求其次,開始尋找一些新的產品替代價格過高的化肥。
即用即買型
過去,不少農民都有儲肥的習慣,即先把化肥買好存放在家里,到用肥時再拿出來使用。今年化肥價格大幅上漲后,從各地經銷商處得知,今年儲肥的農民變得越來越少,改為即用即買型的農民數量激增。一位在農資市場打拼多年的農資人告訴筆者,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化肥價格漲幅大,儲存化肥占用的資金多,有些農民不一定能拿得出這么多的資金來儲肥。二是農民看到國家對化肥價格的干預力度比較大,寄希望于真正用肥時,政府部門通過政策干預措施,把化肥價格降下來。現在農民都采取持幣觀望的態勢,期待著化肥價格的回落。一旦化肥的價格出現大幅下降,農民的購買熱情將會死灰復燃。
精打細算型
我國農民在施肥上存在一個誤區,他們認為“用肥越多,收成越好”。結果造成化肥的大量浪費。據有關專家介紹,如果按照科學的平衡施肥,一畝麥田的全部成本一般不會超過300元,至少比現在要降低20%以上的成本。可見,平衡施肥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今年農業部也把平衡施肥作為減少化肥浪費、增加糧食產量的一項主要工作來抓,在全國大力開展了“測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動”。在測土配方施肥好處多的思想影響下,打造出一大批精打細算的農民。通過給土地進行測土配方,不僅使土地得到了充分的營養,同時也給農民節省了大量的生產開支。許多農民在化肥的使用上,由原來的粗狂型,逐漸趨于理性,變成精打細算的莊稼人。(李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