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13次小氮肥技術交流會上,讓記者感觸最深的是這樣一個現實問題:合成氨這種煤化工的主要中間產品未來的形勢如何,與煤炭的供應和其價格密切相關。誰在煤炭這一原料上出了問題,誰的發展就必然受到制約。如果多數合成氨企業在此出了問題,毫無疑問將影響全國的產量,進而影響下游的尿素、甲醇等重頭化工產品的生產。
煤炭對氮肥企業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價格。氮肥企業50%的成本發生在造氣環節,煤炭采購價就在其中。2005年,以煤炭為原料生產的合成氨產量占全國合成氨產量的73%,而煤炭價格這幾年總的走勢是不斷攀高,從10年前的幾十元一噸上漲到目前最高的900多元一噸。記者從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了解到,目前全行業平均用煤價格為670元/噸,國內氮肥行業全年的煤炭支出為369億元;如果煤炭價格再上調40元/噸,全行業成本將增加115億元,半數以上的企業就要虧損。問題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能保證煤價不再往上漲。 其次是煤質。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談福元對記者說:“對以煤炭為原料的氮肥企業而言,原料路線不改造,專吃無煙煤企業的產量越大,成本越高。不要以為進行了油改煤或氣改煤的原料路線改造,就問題不大了。如果氣化爐只吃細糧無煙煤的話,早晚得出問題。”我國無煙煤主要產自山西晉城,其次是陽泉,而煤頭的氮肥生產卻遍布全國各地,價格高低與運距相關。目前的情況是,能夠保證用得上晉城無煙煤最好。但如果一心指望著使用晉城的無煙煤,那肯定是不現實的。作為煤頭氮企,最保險的是當地產什么煤就用什么煤;如果無煙煤、煙煤、褐煤、煤粉、型煤、腐植酸煤棒等,都能夠讓氮肥企業的氣化裝置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選用,然后生產出合格氣體,那才是氮肥企業最向往的事情。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保證氣化爐有一個好“胃口”。目前國內許多氮肥企業還在使用老式固定床煤氣化爐。當年上馬這種氣化爐,就是為了要解決吃不起晉城無煙煤的問題。但是隨著發展,這種氣化爐只能解決煤種卻無法降低能耗和產氣量低的缺點又成為新問題。可喜的是,一批國產煤氣化爐已經研制成型,有的已經應用在多家氮肥生產企業。談福元對記者說,他們已經決定改用華東理工大學研制的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爐,目前已經開工建設,2008年初建成投產。那時就不用晉城的無煙煤,改用神華集團的褐煤,煤價每噸可下降4成,約300元。不要小看這省下的300元,對每年使用幾十萬噸煤炭的企業來說,就是幾千萬元。
現在看來,對中小氮肥企業來說,在價格下調無望的情況下,對原料路線進行改造,選對了爐子才是最關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