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首頁 >> 信息中心 >> 尿素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風風火火話尿素
http://egbuddhist.com 2006-10-18 13:37:48 信息來源:經濟日報 瀏覽:

農民訴苦:“糧價一分一分地漲,化肥一元一元地漲”;媒體報道:“農民的增收部分被化肥漲價吃掉了”;政府緊急采取措施,實施干預。所有這一切,主要源自尿素。 尿素作為我國農用化肥的主打品牌,一直是國內化肥市場的晴雨表,在市場上,尿素價格漲,其他化肥的價格都漲,尿素價格跌,其他化肥的價格也跟著落。因此,尿素已成為國家對化肥市場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對象。

    國產尿素已成為國內化肥市場的主導

    由于中國尿素工業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初期,進口尿素還在國內化肥市場占據優勢地位,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國產尿素工業的蓬勃發展,進口尿素退居其次,國內市場對進口品種的依存度開始下降,90年代末,國家已不再發放進口尿素配額。2001年,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關進口化肥的協議,中國恢復尿素配額發放,并逐年增加,但這時因國際能源、海運價的提高,國外尿素的生產成本增加,雖然國內尿素市場的大門對外商敞開,但其產品因價高已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從而實現了國產尿素獨占國內市場的局面。

    國內化肥市場尿素市場凈化度最高

    國內尿素生產技術成熟、工藝先進、生產穩定、質量穩定,在所有化肥品種當中,市場凈化度最高,市場上幾乎沒有假冒偽劣尿素的現象發生,特別是尿素濃度高、肥效快,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從科學施肥的角度而言,農業用肥要向復合化方向發展。但因我國復合肥市場發育非常不完善,假冒偽劣防不勝防,農民深受其害,回過頭來用肥仍然選尿素,從而更鞏固了尿素在國內化肥市場的當家肥地位,這也是尿素仍占據國內化肥市場近70%的因素之一。特別是受農民多年施用的影響,一些生產企業的產品在局部區域內已建立了穩固的消費群體,形成了區域品牌優勢。

    尿素成為國家調控化肥市場的首選

    正因為尿素在國內化肥市場所占據的重要地位,因此,農民對尿素的價格上漲最為敏感,媒體也會及時捕捉這方面的信息,極易引起政府的重視,并出臺相應的政策加以干預。如2004年春節過后,化肥市場價格飚升,引起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重視,國家發改委以及有關部委分別連續出臺多項政策,包括以季節性征收關稅調節尿素出口,限定尿素出廠價,并嚴格限定銷售差率,開展價格檢查,穩定尿素生產所需電、煤、氣價格,繼續執行尿素生產環節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建立國家商業淡季儲備制度,并規定尿素在儲備中所占比例等。以穩定尿素價格來穩定國內化肥市場價格,以控制尿素價格來實現國家對化肥市場的宏觀調控,對遏制化肥市場價格上漲過猛,產生了相應的作用。
國產尿素的“硬傷”

    國產尿素的“硬傷”,一是企業眾多,規模較小,年產百萬噸以上的企業寥寥,市場放開以后企業各自為戰,缺乏規模優勢。二是分布不平衡,50萬噸以上的大廠大多分布在西南、西北用肥量較小、農業經濟欠發達地區,而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地區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用肥量大,資源明顯不足。加之我國地域廣闊,存在長距離運輸問題,而且我國鐵路運輸只能滿足不到50%的市場需求,也成為尿素銷售的瓶頸。三是許多尿素企業已開工生產十幾年了,面臨維修費用增加、設備更新、人員多等問題,增加了生產成本。四是尿素作為季節性商品,消費對象又是農民,集中采購分散銷售,加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尿素營銷潛在的風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這種現象也是尿素市場波動起伏的重要因素。五是仍然面對國際市場的壓力。目前國產尿素總供應量已經滿足國內農業生產的需要,一旦國際尿素市場下跌,能夠進入國內市場,所到港口都面對的是國內農業經濟發達地區,短距離運輸,疏散分銷便捷,將會成為國內尿素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國產尿素的風風雨雨

    如果說,上個世紀國產尿素在國內市場受進口尿素的打壓,那么進入本世紀則完全是國產尿素的一片藍天,但這幾年的國產尿素在市場的表現可謂是風風雨雨、跌宕起伏。隨著國內化肥市場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化肥經營主體增多,市場競爭極為激烈,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的作用下,本世紀初號稱800家小氮肥企業,沒過兩年僅剩下不足200家,有的大企業也轉產其他化工產品,一些流通企業也因經營不善退出了化肥經營。市場價格更是大起大落,最低時2000年尿素出廠價跌到860元/噸,最高時2004年達2000元/噸。更難弄懂的是2001年到2003年出現了銷售淡季價高,銷售旺季價低的現象,致使一些從業多年的化肥經營者發出感嘆,“生也尿素,死也尿素。”尿素作為大宗商品,占用資金比較多,一單業務失敗,對中小經營者來說,就可能翻不了身,其中既有市場炒作的因素,也有無序競爭的因素。按常理,每年10月份至來年3月份是化肥施用的淡季,但在炒作的情況下,這期間的價格居高不下,而到了銷售旺季,經銷商急于出手,競相降價,不計成本。

    因此,那幾年尿素成了燙手山芋,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只能比看誰跑得快了,跑在后邊的會被套死。受這種市場反常現象的影響,許多經銷商不敢在淡季多存肥,旺季來臨時,又沒過多的肥可供,從而發生了2004年春節過后尿素價格狂升的現象,國家有關部委先后出臺了29項政策進行調控,這在國內化肥市場上是罕見的。

    尿素價格恢復理性

    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在國家有關政策的干預下,特別是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出臺化肥淡季商業儲備政策,并要求尿素的儲備量不低于70%,淡儲企業按規定條件實行了公開招標。中標企業大多數都是在國內化肥市場有實力和有影響力的企業,特別是儲備區域設立在糧、棉生產大省,使化肥流向、布局更加合理,化肥供應得到有效保障。中標企業發揮了淡儲旺供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內化肥生產企業能夠正常生產,從而使國內化肥市場實現了產、供、銷基本平衡。這一政策對整個化肥市場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但滿足了市場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工、商聯合,化肥市場主體進一步明朗,對凈化市場、穩定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抑制了市場炒作行為。從這一制度建立兩年的情況來看,化肥市場從跌宕起伏中穩定了下來,尿素淡季價高、旺季價低的現象消失了,恢復了價格理性。淡季時,價格降下來,旺季時,適時上調,既符合化肥市場的營銷規律,又不至于傷害廣大農民的利益。從投入上說,國家財政支出不足5億元,穩定了全國千億元的化肥市場,可謂四兩撥千斤。盤點2006年化肥市場,是繼1998年國家對化肥流通體制改革以來,化肥市場最為平穩的一年。

    國產尿素的機遇與挑戰

    一是受國家惠農政策的影響,尿素已連續多年保持增長,為尿素的穩定生產和經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二是尿素質量穩定,農民認可度高,又有長期施用的經驗,這種消費習慣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特別是在區域內形成品牌的尿素,一般不會發生滯銷的現象。應該說,尿素市場前景看好。三是經過多年市場的殘酷競爭,生產商和經銷商從中汲取教訓,加上國家淡儲政策的引導,工、商聯合成為尿素營銷的熱門,把資源優勢與市場網絡優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聯儲聯銷、聯儲分銷已成為發展趨勢,為國內尿素市場以及整個化肥市場的穩定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四是國產尿素目前生產的增長量已經超過需求的增長量,僅2006年,將新投產400萬噸,明年還將有新裝置投產。總供給量的增加,特別是今年國際尿素價格下降,海運價上升,3年前國產尿素的出口優勢現已不在,國內尿素市場將面臨新一輪競爭。五是國際尿素商關注著我國尿素市場的變化,一有機會將要介入,也將會發生新的沖擊。

    尿素行業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市場

    目前,國產尿素在稅收、煤、電、氣、運都有優惠,儲備也另有要求,這是其他化肥品種無法相比的。能維持現有的政策已屬不易,再希望增加新的政策扶持不太可能。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加強對農民購買農資的直補力度,并考慮徹底放開尿素市場。雖然,取消所有優惠,完全放開市場,目前時機還不是非常成熟,但一旦出臺政策,對尿素市場以及整個化肥市場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因此,對尿素行業來說,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流通企業,必須有未雨綢繆的準備。首先,應加強資源整合,鑒于尿素企業同質化程度高,完全有條件進行資源整合,打造強勢品牌,提高市場影響力。其次,要加強市場整合,促進工、商聯合,目前有的生產企業拋開優秀的流通企業熱衷于自銷,但局限于資源有限、品種單一、網絡觸角不遠、資金回籠慢等因素,雖有生產、銷售兩個環節利潤同享,但也有市場風險獨擔的困惑。尿素作為季節性非常明顯的商品,單打獨斗未免背離市場經濟規律,這也造成那些優秀的尿素經銷商為獲得資源低成本收購小生產企業,形成小生產企業與大生產企業的競爭局面。如果按互惠互利的原則,加強工、商聯合,在市場中所發揮的作用,既可抵御外商的沖擊,又可大大降低市場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風風火火話尿素 (2006-10-18)
  ·10月17日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2006-10-17)
  ·尿素“冬儲”市場將會如何變化? (2006-10-17)
  ·10月13日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2006-10-13)
  ·國內尿素市場價格走勢點評 (2006-10-13)
  ·國內的尿素價格持續低迷 (2006-10-13)
  ·尿素價格還會降嗎? (2006-10-13)
  ·10月12日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2006-10-12)
  ·10月12日國內尿素市場價格情況 (2006-10-12)
  ·10月11日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2006-10-11)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B2B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